。。。。。。
“改變察舉製!?”
劉辯一愣,腦海中驟然閃過前世的記憶,隨即脫口而出,“可以改為科舉製!!”
“科舉製?什麼是科舉製?”
郭嘉一臉好奇的看向劉辯。
劉辯略一思索,隨即回道:“你可以將科舉製簡單理解為分科考試進行選拔人才。”
“科舉製和察舉製二者最大的區彆,就在於科舉製以考試為主、舉薦為輔;察舉製以舉薦為主、考試為輔。”
劉辯的這番話無疑是劃時代性的,就連郭嘉在聽完之後也是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眼中光芒四射。
“如果真的將察舉製換成了殿下所說的科舉製度的話,那麼朝廷在選拔人才任免官吏的時候就能選拔出真正有才能的人了!
而門第的高低的作用也將大大降低,寒門書生也將有機會做高官了!!
這樣選拔官吏的製度,若是施行的,殿下必然獲得天下中下層百姓的民意!”
郭嘉的臉上滿是喜悅之情。
劉辯也是連連點頭,要知道科舉製度可是古代封建時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形式。
唐宋的盛世繁榮很大程度上離不開科舉製度。
不過很快,郭嘉眼中的喜色逐漸轉為愁色,他皺著眉說道:
“隻是這製度好是好,但若想在現在這個情況下施行,實在是自取滅亡之道啊!”
劉辯很快也回味了過來。
科舉製度恐怕還沒等到實行就將胎死腹中吧!
這一製度無疑會動了世家大族的奶酪蛋糕,而且還會根本的動搖他們的地位。
他們又怎麼會讓科舉製度順利的實行下去呢?
隋朝初期實行科舉製度,也是在豪強貴族、世家門閥經曆戰亂死傷慘重的情況下實行的。
那個時候皇帝的勢力遠遠超過世家……
而現在…卻與之相反!
“不過也並非完全不可取,殿下可以步步為營,逐漸的改變如今的現狀,切記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必然得到相反的結果!!”
郭嘉無比鄭重的提醒道。
劉辯也很理解,畢竟曆史上的每一次改革無一不是需要慎之又慎。
稍有不妥當,便有可能陷入萬劫不複的局勢。
“昔日王莽欲圖實行變法,然而卻因為變法損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再加上操之過急,而導致最終整個新朝的崩塌!
殿下需要引以為鑒啊!”
郭嘉耐心的勸諫道。
“奉孝你放心吧!孤並非王莽,知曉變法需要視情況而定!這科舉製度目前怕是不能夠完全搬出來了。
但是我們卻可以拿出科舉製裡的一小部分試用一下。
可以逐漸加重考試的重要程度,此外還可以給那些布衣平民升官提供一條道路!!逐步的改變現在的這種狀況。”
劉辯沉聲說道,在郭嘉的提醒下,他想得很周全。
郭嘉聽完以後也是連連點頭,“殿下可選取一部分地區設立學館,若是學館內的學生考試能夠達到要求就給官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