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庶所指向的地方,正有好幾個家丁奴仆正恭敬等候。
幾名家丁中間簇擁著一名青年才俊,身高七尺,相貌堂堂。
男子有所感應,抬眼望來,當看到司馬徽的那一刻,男子喜上眉梢,連忙帶著家丁迎麵走來。
“晚輩鄭益拜見水鏡先生。”鄭益朝著司馬徽恭敬一禮。
“益恩長高了,怎不見你父親?”司馬徽笑著點點頭,又問道。
“家父正在籌辦學宮大典,忙的不可開交,因此這才讓晚輩前來迎接先生。”
“原來如此。”
“先生還有幾位仁兄請隨我回府。”鄭益笑著請道。
“也好。”司馬徽點點頭。
街道上太過擁堵,再加上他們一路奔波,早已是疲憊不堪。
一路上,諸葛亮三人與鄭益交談甚歡。
他們也從鄭益的口中大概了解了這次洛陽學宮的大典之事。
大典將會在酉時準時開啟,並且一連持續三日之久,以甄選出學宮的新生。
現在已是午時,眾人還有兩三個時辰的休息時間。
回到鄭府之後,鄭益催促下人趕緊端上好酒好菜。
不多時,一盤盤洛陽當地的美食就被端了上來。
幾人飽餐一頓後,鄭益也將他們的住所都安排好了。
司馬徽自去屋內休息,諸葛亮、龐統、徐庶三人則與鄭益又交談了起來。
“鄭兄,在下有一事不明,可否勞煩鄭兄解釋一二?”龐統開口問道。
他雖然其貌不揚,可鄭益並未因此而輕視他。
因為他知道能夠成為水鏡先生的弟子,這件事情就已經非同尋常了,此人定不是凡夫俗子。
“吾若是知曉,定會為汝解惑。”
“可知這洛陽學宮如何招納新生?他們的標準又是如何?”
“哈哈哈,龐兄這個問題問的好!”鄭益讚歎一聲,隨即解釋道,
“這次學宮招新的形式是當今聖上想出來的。”
“噢?不知是何種方式。”三人的好奇心都被鄭益調動了起來,齊刷刷地望向他。
他們三人對這位從未見過麵的陛下可是抱有極大的興趣。
“陛下說了,洛陽學宮不同於大漢內的其他學府。”
“洛陽學宮不以學子的出身門第為標準,一切唯才是舉!”
鄭益滿臉自豪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