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學宮外。
一條條長龍排列在外,這些都是排隊參加學宮考核的書生文士。
每一條長龍隊伍象征著每一條大道,分彆是儒、法、道、墨、醫、農等等。
隊伍的最前方則設置有方正桌案,桌案對麵則是洛陽學宮內的大儒名師,他們坐立在此專門挑選新生。
這考核的步驟倒也簡單,首先看你的文道境界如何,凡是低於九品開竅境界的文士一律沒有資格進入學宮深造。
因為進入文道九品境界的人,相當於腦袋開竅,會更加聰慧機敏,接受新事物以及新學問的速度會更快一些。
而被卡在九品境界以外的人則連考核的機會都沒有。
儘管洛陽學宮的第一個標準就很高,但此刻仍在排隊的文士數量仍有兩千餘人,相當於淘汰掉了八成的人。
隱藏在角落中的劉辨見此一幕很是欣慰,對著旁邊的荀彧開口笑道:“看來我大漢人才濟濟啊!”
“是啊,沒曾想竟有如此之多的人才。”荀彧也是一臉吃驚地回道。
“洛陽學宮此次僅僅招收五百名新生,這也就意味著剩下的一千五百餘人是不能進入洛陽學宮的。”
“但這些文士皆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能夠邁入九品開竅境,就已經超越了八成的讀書人,稍加訓練磨礪一番便是很好的地方官員,若是放任流之,豈不是暴殄天物?”
依劉辨的意思來看,這些人可都是大漢的人才啊!
如果能夠放到地方基層擔任小官小吏的話,將對整個大漢的管理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最關鍵的一點,這些如果用帝王手段稍加治理一番,便是自己身後最堅定的官僚群體。
如果能夠掌握這麼一支千餘人的官僚群體的話,自己也就無需那麼忌憚世家大族了。
劉辨心中如是想到。
“陛下所言極是。”一旁的荀彧顯然沒有劉辨想的那麼深,一臉讚同地回道
“這些人你回去之後,立即登記入冊。”劉辨沉吟片刻後說道,“從那些落選的文士中挑選適合去地方擔任官吏的人員。”
“尤其是鮮卑之地,現在是極其缺乏地方官吏的。這些人若是願意去那等苦寒之地。可以多增加一些俸祿,待遇也可以搞好一點。”
劉辨開口說道,他的雙目越發閃亮。
荀彧的眼眸中也是迸射出兩道精芒,連連點頭道,“陛下聖明!鮮卑雖然被我大漢攻破占據,可鮮卑之地仍然留用著部落製度,久而久之,並不利於我們掌管當地,但如果把我們大漢自己的官吏派遣過去,時間一長,鮮卑也就離不開我們了。”
“而且微臣之前有調查過,參與這次洛陽學宮招生的以寒門子弟數目最多,大概是因為陛下之前設下的規矩:唯才是用,方才吸引到了如此多的寒門學子。”
“這些寒門學子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吃苦耐勞,勤學苦練,即便是去鮮卑那樣的苦寒之地做官,想必他們也樂意至極。”
劉辨點點頭,目光深邃地回道:“話雖如此,但還是要儘量給他們較好的待遇條件,不然怎麼能讓馬兒跑得快呢?”
“陛下說的在理!”荀彧自然認同劉辨所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