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的到來不僅擊潰了這支烏桓騎兵,而且還解救下了軍師賈詡以及呂布等眾將。
並且趁著這股勁頭,賈詡當機立斷,吩咐張遼等還有餘力的武將迅速率軍平定遼隊縣。
一夜之間。
遼隊縣旗幟更換!
以黃色和紅色為主的大漢戰旗高高聳立在城牆高處,在狂風中被吹的獵獵作響!
作為此戰的罪魁禍首,遼隊縣縣令直接被賈詡下令斬首示眾,首級高高掛在城門高處,以儆效尤!
此外,與遼隊縣縣令有瓜葛的人皆被關入大牢之中,嚴重的人頭落地,情節較輕的則流放千裡當做苦力,參與修路、修城池、修長城的主力軍之一。
而陳縣令的家眷下場一樣慘不忍睹,男的被斬殺殆儘,女的則被編入教坊司。
教坊司,說得直白一點,也就是軍隊中的女支院。
進入這裡的女子通常不會有什麼好下場,隻能苟延殘喘存活於世罷了。
這樣嚴厲的懲戒方能警示其他官員,否則下場便是這般。
這樣的目的,自然是增加官員的犯錯成本。
可見賈詡狠起來倒是絲毫不手軟。
時間很快也過去了三日。
在這三日內,賈詡並未閒著。
一是安定遼隊縣縣內的百姓。
不過這點倒是很好做到,因為遼隊縣的前任縣令很不得人心,在百姓心中早已是口誅筆伐的對象。
隻不過畏於人家是官自己是民的現狀,也隻能在心中怒斥。
如今陳縣令因勾連外族的事情被誅殺,當地的百姓不知道有多高興。
甚至還敲起鑼鼓歡聲喝彩起來,賈詡一行從京都洛陽過來的朝廷命官也獲得了當地百姓的愛戴。
邊塞的百姓民風倒是淳樸的很,隻要對他們好,他們便會對你好。
賈詡安撫民心的方式也很簡單粗暴,開倉放糧,分發擊潰烏桓騎兵得到的額外獎勵。
牛羊、糧食的分發,直接讓民心爆棚,恨不得當場參軍報效國家。
民心安撫完後,第二件事便是調查烏桓人的進攻情況了。
如今,遼東的防守端情況比較惡劣。
烏桓騎兵可不是吃素的,久居塞外荒原的他們比任何人都更能適應惡劣環境。
因此也練就了一顆堅韌不拔的大心臟,以及精妙的騎射。
雖然在城池攻堅戰上不如訓練有素的大漢兵卒。
但如果比拚平原對決的話,那就是碾壓局了。
普通的大漢軍隊根本抵擋不住。
不過好在自從賈詡來到遼東之後,直接發布了命令!
任何城池不得打開城門與烏桓騎兵交戰,以防守為主。
如此一來,遼東的局勢稍微控製住了。
但也僅僅如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