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天子寢宮,外臣不是一定不能來。起碼,需要外臣知道天子寢殿在哪裡,是怎麼回事。不然的話,萬一後世天子出了事,大臣們都不知道。
然後,又是太皇後和皇太後所居的太極宮,以及皇子皇女所居住的興慶宮。興慶宮其實又分為太子所居的東宮,以及皇子皇女所居的彆院。
觀摩了三大內之後,又觀摩內政府十六衙門、瞭望台等地。
最後,才來打三大內之間的太液池和禦花苑。
但見太液池上波光粼粼,島上還修建有明月殿、蓬萊閣等建築。而禦花苑中奇花異草,竹木藤蘿,還放養了鳥獸,修建了草廬亭台。
湖光山色,花樹爛漫,令人見之忘俗。
群臣當真使得大開眼界,目不暇接,嘖嘖稱奇。
就是見過世麵的八王爺也讚歎道:“臣當年在汴京皇宮,驚訝黃宮宏大壯美,可今日見了我大明皇宮,又覺得黃宮所差甚遠。以臣所見,就是先唐三大內和洛陽上陽宮,也比不過陛下的燕京黃宮啊。”
楊鵬也很是滿意。他後世見過了紫禁城,可是紫禁城和他的皇宮相比,簡直就不值一提。
燕京黃宮不但花費幾倍於紫禁城的人力和物力,設計也比紫禁城強得多,而且召集了全天下最好的漢人工匠、日國工匠、安南工匠、色目工匠,以及高麗工匠,甚至還用了真臘國的頂級大匠。
光是大匠師,就超過百人來參與皇宮的建築指導。
而且這個時代,華夏在建築美學和建築水平,以及木材上的優勢,也不是明清時期能比的。
紫禁城怎麼比?
兩者幾乎不可同日而語。
紫禁城,也就相當於三大內之一的太極宮吧。
這樣一座美輪美奐,天下無雙的皇家宮殿建築群,要是好好的保留到後世,那會是怎樣的世界文化遺產?
“如今,燕京皇宮大成。可用紫禁城作為大內之名,未免不妥。”楊鵬看著太液湖說道,“嗯,皇宮大內,就叫紫禁城。”
紫禁城?
眾人都是眼前一亮,這個名字好啊。用來作為大明皇宮之名,當真是恰如其分,再適合不過了。
“紫禁城之名,甚美。臣聽了之後,竟然想不出哪個名稱,能比紫禁城更好了。”湯時典說道。
第(2/3)頁
第(3/3)頁
前朝大內,都是以宮作為大內之名。可問題是,大內的宮殿很多,各有宮名,不好用來作為整個皇宮的稱呼。
而陛下乾脆用“城”來代之,顯然是高明之舉。
群臣紛紛稱頌皇帝,認為紫禁城取得好。
楊彤麵露古怪之色,卻也不能明說。
嗬嗬,紫禁城這個名字,到底還是出現了啊。
楊鵬微微得意的掃了楊彤一眼,心中也有些好笑。
沒錯,他的確看不上明清紫禁城,可不代表他不喜歡紫禁城這個名字。
實事求是的說,紫禁城這個名字,真是太霸氣了,也非常符合華夏文化意象審美。明清皇宮配不上這個名字,而他的紫禁城,更適合叫紫禁城。
那就叫紫禁城吧。
嗯,後世要是提起來,就是燕京紫禁城,大明宮之類。
從今日起,這紫禁城就是大明皇宮了!
華夏1013年,明高祖楊鵬光複燕雲十六州,定都燕京。明高祖定都燕京後,在前幽州城的基礎上,修築了舉世聞名的燕京城和紫禁城。(在今首都燕京市南通州區)至今具有九百年曆史。
明燕京城是古代到近代最大的國際性大都市,也是當時最早運用先進社區管理、大規模公共便民服務和排汙效仿係統的城市,領先世界數百年,集中體現了華夏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明高祖的開明政治。
燕京城也是迄今為止世界範圍內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古代城市建築群,至今擁有古建築一萬七千四百餘處,七百年以上古樹一萬餘株,被稱為世界第一奇跡,有“天下之城”的美譽。
共和時代之前,明燕京城一直是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從1013年到1910年年九百多年間,始終作為首都。
至今,燕京城仍然每年吸引上千萬外國遊客到我國首都,是華夏文明領先於世的重要象征,是我國首批世界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紫禁城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善的古代皇家建築群,至今還完好保留了明高祖時期的建築七十餘座。
紫禁城美輪美奐,規模宏大,是東方建築史上的瑰寶和最璀璨的明珠,體現了華夏古代建築美學的最高峰,被譽為“世界天宮”。
哪怕雕刻精美的青磚和石鼓,或者雕梁畫棟的細微刀工,漢白玉欄杆上的紋理,宮燈上的裝飾,殿宇遊廊間的拱門,大殿重簷下的風鈴,朱門華窗上的雕飾,銅鶴銅獸的神態,壁畫上的色彩…帝後都會興致勃勃的駐足觀賞。
浩渺太液池中的湖水,兩人都要掬一捧起來,在陽光裡用指縫灑下一片燦爛的水珠。至於偌大禦苑中的花樹幽草,茅廬草舍,珍禽異獸,兩人也流連忘返。
那就更不用說大明宮中高達二十丈的“星空台”了。
星空台修建成梯形,上小下大,有些像埃及金字塔,是整個紫禁城三大內最高的建築,比最高的宮殿含元殿還要高出十餘丈。
星空台不光是一座瞭望台,也是一個高空華殿。上麵不光有新研製的大型千裡目“觀天鏡”,還有天風軒、天樂閣、天宴堂、承露盤等設施。
至於天樂閣做什麼用,那其實不消說了。
往上一看,漢白玉台階高高延伸上去,氣勢非凡,足有三十餘丈長。兩人拾階而上,每隔三四丈,都有一對青玉燈台,掛著精美的氣死風宮燈,又有一對石獸蹲守。
從上往下,共九對玉燈台,九對石獸。此時夜幕降臨,十八盞宮燈都被點亮,使得這春風清夜中的石階猶如夢幻般的登天仙道。
每隔十丈,又有一個亭子,中有案幾,專門為年後體衰的皇帝登台時半途休息而用。
台階的棱角,都是圓形,防止摔倒後磕碰太重。而且台階上還雕刻了精美的圖案,每一塊都堪稱藝術品。
兩人都年輕氣壯,腳步矯健,蹭蹭登上去,很快就上到星空台頂。
台頂麵積足有三畝大小,是個半露天的高台。此時,一輪明月剛剛升起,群星漸多,春風如醉。身在高台,當真是令人心曠神怡,悠懷萬裡。
而整個燕京城和皇宮,此時也燈光璀璨,如同夢幻之城。當此時,一群飛鳥蹁躚而來,羽翅生風,倏然而過,鴻飛冥冥。
畢竟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dqq
第(3/3)頁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