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苗師傅,我還打兩個呢?”
“叔,你打兩個,你要叫我給你做,你省木匠工,你還省材料,木工活,我能套著乾。材料,你比如,用膠吧,你做一個櫃,你化膠,化少了不行,不好化,你要化多了,用不了,還瞎了,浪費了。”
“哎呀,走吧,咱走,坐在馬車上再說吧。”
“好,我擱家拿點錢,拿買木材的介紹信咱就走。”俺爹說著,就喊俺娘,俺娘就趕緊給俺爹拿錢,拿介紹信,介紹信,還是春天在大隊開的,還有吃飯用的糧票。
“走,走走走。”老鄉張叔喊著,俺爹跟著人家就走了。
俺爹上富錦走了,俺娘說,你爹這幾天,就犯愁找木匠,這回木匠不用找,自己就上門來了。嘿嘿,俺家林,真是有福的命啊,結婚前,我沒來得及給他打家具,做箱子,這回還洋氣了,要打瓷磚櫃了。
晚上了,俺爹坐著人家的馬車從富錦回來了,俺爹回來了,把苗木匠說的長板子買回來了,還買回來打櫃的很多小材料,折頁,釘子,螺絲釘子,水膠,砂紙,油漆。
人家的車來了,我們趕快卸下俺家買的板子。俺借人家的家具,一對箱子我和爹,抬著幫人家裝上車。
裝車,還挺有意思嘞,我們正在裝車,給箱子墊草呢,墊草,怕箱子在路上顛簸,碰掉油漆了嗎?俺隊乾活的老徐大叔,趙曉月,周三子,小慶子和幾個姑娘下班回來了,回來正路過俺家門口嗎?小慶子喊我,馬家軍,這是怎麼的了。你二哥結婚的箱子怎麼拉走了。
“啊?”我想回答,還沒想出來怎麼回答呢。
“啊,老馬家有錢了,要打大瓷磚櫃了,這不時髦了,賣給我們了。”
“怎麼樣,小慶子,去年底,隊裡打場的時候,我叫你給小馬,給馬家軍,你不乾,現在人家有錢了吧?”
“有錢,人家馬家軍,有文化,我聽說,人家馬家軍,今年過年的時候,上富錦給誰寫啥去了,人家還給錢呢。”趙曉月說道。
我們給裝上箱子,小王和張叔走了,我們趕緊把俺爹買的板子搬進屋裡來。板子我們搬了,俺爹把買的小材料釘子,折頁和很多東西都拿屋裡了,我們看看沒有瓷磚啊。我問俺爹,怎麼沒看到買的瓷磚呢?俺爹說,他到富錦去美術社了,人家要尺寸。說你要打瓷磚櫃,那櫃門規格多大,問好木匠,你提前來,預訂了,等著我們告訴你哪天來求,那就行了。俺娘說,那麼麻煩呀?俺爹說,那麻煩啥?咱沒叫木匠做過瓷磚櫃,咱要做過一次,那不就明白了。明白了,就省事了。
又過了幾天,苗木匠從富士來了。他來了,他爹也來了。他們來,開始給我家做瓷磚櫃了。
苗木匠做上了,俺爹告訴苗木匠,瓷磚還沒買,人家要尺寸。你們把尺寸寫好,給俺家軍,家軍去預訂。俺爹說,你們給我家做活,缺啥,你們都給家軍說,他會騎自行車,去還快,我讓他去富錦一次就買利索了。
第二天了,苗木匠把瓷磚尺寸給我了,另外,還缺油漆和幾樣小材料,都給我寫出來了,我借了自行車,去富錦了。我到了富錦,先去了美術社,嘿,我到美術社一看,有好幾個美術設計室,我找到領導一說,我爹來過,我家要打瓷磚櫃,我拿來尺寸了。我一說,老師傅說,你是富樓的對吧。我說對,老師傅說,行,有點美學觀點,有點超前意識。我說,本來是準備打一對箱子的,聽人家說,現在做家具,都做大瓷磚櫃了。
老師傅說著,就領著我到了作品展銷廳,說你看喜歡什麼風格的?嗬,一看,這樣的圖案。那樣的圖案,金魚的,花卉的,各種小鳥登枝的。千姿百態,我看的眼花繚亂,美不勝收。最後選了兩組,都是花卉裡小鳥登枝,隻是花卉不同。
我看完了,談價格吧,一談,瓷磚的價格昂貴,一塊都是二十多。我說太貴了,做一個瓷磚櫃,就買一組瓷磚,就得一百多呀,我帶的錢還不夠買兩塊瓷磚的呢?我一說,老師傅笑了,說,現在不用買那麼貴的,他說著,拿起一塊繪畫好的,用手指一彈,砰砰砰。老師傅說,現在富錦城裡,都選這種,你看這樣的五塊,一組二十,你再看這樣的一個三塊,一組十二,你再看這樣的,一塊兩塊,一組,才八塊。老師傅給我介紹著,就遞給我,叫我看。我一看是玻璃啊。我問“這是什麼材料啊,這麼,像玻璃啊?”
“就是玻璃,比普通玻璃厚,叫玻璃磚。”
“啊。這挺好啊,做瓷磚櫃,櫃門鑲嵌它,那櫃也叫瓷磚櫃唄?”
“對呀。”
“嗬嗬,不錯。這鑲嵌上,容易打嗎?”
“打什麼呀?你搞拳頭打都不會碎的。”
經老師傅推薦,我選了兩幅中檔的。我預訂了,我交付錢了,老師傅告訴我,三天後就可以求了,來時家裡有毛毯就帶個毛毯來,包上好拿,你騎自行車,那就背著。要是沒有毛毯,帶來一兩個麻袋,用麻袋包上也行。
過了三天,我和李曉傑騎著自行車去富錦了,那天去時天氣很好,回來時,西風刮的可大了,我背著瓷磚,十分小心,那自行車不用蹬,都刮的我悠悠的跑。李曉傑還問我呢,哥,這老娘給做兩個大瓷磚櫃,給二嫂一個還多一個,那是不是給咱倆的啊。我說對,隻要你想要就行。
幾天後,兩個大瓷磚櫃做好了,二哥二嫂在北炕,俺娘讓二嫂選一個,放在北炕燒了。多的這個擺在南炕少了。那一擺,屋裡可好看了,來串門的人都說老馬家真有錢呀,請了個洋木匠,做了這麼洋氣的瓷磚櫃。二嫂臉上也滿是驕傲,逢人就誇俺家用心。隊裡的其他人瞧見俺家的瓷磚櫃,那是羨慕得不行,紛紛打聽木匠在哪找的、瓷磚咋買的。
沒過幾天,隊裡好幾戶人家都找上門來,想讓苗木匠父子也給他們做瓷磚櫃。苗木匠父子一下子忙得不可開交,在俺隊裡安了家,專門做起了打瓷磚櫃的營生。
俺家因為這兩個瓷磚櫃,在隊裡出了名,大家都覺得俺家有眼光,跟得上潮流。俺也因為幫忙跑富錦買材料,在隊裡有了點小名氣。從那以後,隊裡的年輕人結婚,都流行打瓷磚櫃,俺家成了這潮流的引領者,俺爹也成了大家眼中有見識的人,整天笑得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