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號了,學校開學了,開學,剛開學兩天,我就和家海去縣給家海辦工作關係去了,我去縣還沒回來呢,大哥來了,大哥來領著他大兒子小亮子來的,來,大哥給俺娘說,娘,我給他三叔送來個學生,叫俺孩子在這上學;另外你孫子每天學習完了,沒事的時候,也讓他在這伺候伺候你。
俺娘聽了笑了,說,你送來你孩子,就彆說那麼好聽的了,你說給你三兄弟送個學生,你三兄弟可不缺你這個學生,他學校有三百多學生呢,一天他都忙的連飯都不顧的吃。俺娘說著,看看屋裡,一下想起來我上縣裡了,就說,呀,老大,你來還真不湊巧,你三兄弟還不在家。學校這學期隻招兩個一年級,一個是小學一年,一個是初中一年,彆的年級收不收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懂,你這孩子是上幾年了,你要叫你的孩子來這上學,還跨公社嘞,你們那是曙光公社,這是濃陽公社,這樣國家讓不讓啊?
“呀,你瞅瞅俺娘說的,不收,俺三兄弟是校長,他不收彆人家的孩子,還不收他侄子啊?上幾年了,亮子,你快給你奶說。”“奶奶,我上五年級了。今年我上五年,明年,我就上六年了。”大哥聽他兒子們說完。就趕忙說對,你給你奶奶說,你是你奶奶的大孫子,你說了,你奶奶好給你三叔說,你三叔知道了情況好安排你啊?大哥說著,就給他兒子亮子說,你三叔也沒在家,這麼的吧,你就在這吧,我也不等了,咱家裡的農活還多,都等著我乾呢。你就在這等著你三叔吧,你三叔回來,你跟你三叔好好說,你三叔就給你安排了。大哥說著,就喊著,爹,娘,我走了。
大哥走了,俺爹就嗨上了,說,這家夥的,人家家軍沒在家,不管人家同意不同意,就是往這塞。
小亮子有些局促地站在一旁,低著頭,不敢說話。俺娘看著小亮子,歎了口氣,說:“這孩子,怪可憐的,先留下吧,等你三叔回來再說。”小亮子聽了,忙抬起頭,眼裡滿是感激,小聲說:“謝謝奶奶。”
俺爹在一旁還是氣呼呼的,嘟囔著:“這老大也太不懂事了,也不提前商量商量。”俺娘白了俺爹一眼,說:“行了,孩子都在這了,還能趕回去不成?再說了,小亮子這孩子看著也挺懂事的。”
小亮子在屋裡坐了一會兒,就主動說:“奶奶,你有啥活,我幫你乾。”俺娘笑著說:“行,亮子真懂事。啥活,咱得做飯吃啊,走,去房後園子裡豆角架子上摘豆角子去,這豆角子,都叫霜打了,不摘也吃不了幾回了,這是季節到了,都到白露了。”俺娘說著就拎筐往外走,小亮子趕快把奶奶手裡的筐接過來,說,奶奶,筐,我給你挎著。
傍晚時分,我和家海從縣裡回來了。俺娘給我說大哥來送小亮子上學的事,我皺了皺眉,想起往事:一幕幕浮現在我眼前,那是我上初中,他媳婦極力給俺娘使壞,說我那麼大個子,都十五六了,都該上生產隊裡鏟半拉子了,你看俺家後院老李家那小二,俺東邊鄰居老王家小柱子,都和咱家老三一班大,人家都上隊裡鏟地,鏟半拉子了,咱老三也不去鏟半拉子,一天就背著個書包晃,誰家看到不笑話咱。還有,在我考上高中的時候,上學,路遠,人家都有自行車,我沒有自行車。可趕巧,大哥家在隊裡抓鬮,抓到一輛白山牌自行車,一輛自行車一百四十三塊錢,大哥家,隻有四十三塊錢,大哥找俺娘,他知道俺家剛往公社收購站賣一頭肥豬,有一百多塊錢,他就勸說俺娘,極力說好話,叫俺娘拿一百塊錢,他給俺娘說,他抓了個鬮,他不買,鬮賣給誰,掙個三十二十的不舍得。我三兄弟上學,我買了自行車,我就嘗嘗新,騎兩天就行,我就把自行車讓給俺三兄弟騎。結果呢,俺娘拿了一塊錢,自行車大哥買了。等著他買回來,他是騎了不幾天,可那自行車,我連摸一下都沒摸著,他就把自行車借個俺三隊老王家三瘸子了,那是為了溜須人家,三瘸子天天上公社橡膠廠上班,和我上公社上學是同路。三瘸子天天早上騎著那自行車從我身邊過去,有時候還特意顯白,誰騎自行車快,誰騎自行車敢鬆手,不把車把。同學們看到了,說,家軍,那三瘸子騎的自行車,不是你家的嗎?你咋不起啊,我隻好苦笑著說,我笨,我學不會。這些蠢事還不算,要說最使我下不來台的還是七四年秋天,那是我高中剛畢業,秋天割地,割黃豆,我天天拉後,那天個黃豆,是要黑天了,我又拉後了。那打頭的喊割齊了,收工回家了,割在前麵的,都回頭給拉後的,是自己的親戚和關係不錯的人接壟。大哥給這個接壟給那個人接壟。最後給拉的最遠的張景香接壟,張景香割的壟挨著我,大哥他領著幾個人給張景香接,接著還喊著大家給接接,一家給割幾刀,給鉗把兩下就行了。這下可把大哥忙壞了,等著給張景香接完了,大哥和一幫人從我身邊路過,就那麼直著腰板興高采烈地走過去了,那是目空一切,老施大哥看到地裡就剩下我自己了,喊著,哎,老大,彆走啊,這還剩下你三弟弟呢,咱都來幫他割幾刀,鉗把幾下,接吧接吧就一起回家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接接接,他不上學嗎,看書嗎?他叫書給他接壟去吧。”大哥拚命地的吼著。
“你不接拉雞吧倒,草,家軍是你弟弟,也不是我弟弟,你和我喊雞吧啥?呸,是不是雞吧人?”
我想到這,不敢再往下想了。哎的一聲,“往事擦肩過,轉眼就百年。”但看著乖巧的小亮子,還是決定先了解下情況再做打算。我把小亮子叫到跟前,問了問他的學習情況,小亮子都一一認真作答。我心裡有了個初步的想法,我說,亮子,你這個成績不行啊,你數學考試七十多分,語文考試八十多分,略比數學高一點,這怎麼能行啊,是你學習沒有方法,還是不肯努力啊?你現在是五年級,明年你就念六年了,上學,千萬可不要圖安逸啊。那麼的吧,明天我到學校,找小學老師,我給你安排。可你要記住啊,我就給你這一次機會,我先叫你在這上一年,你在這一年裡,你的學習成績再沒有明顯的提高,你就還回你的曙光吧。
俺娘聽了說,亮子,你三叔給你說的,你聽清楚了嗎?你上學不是來混的,學習不吃苦不行。我跟你說,你三叔上學的時候,可能吃苦了。俺爹聽了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現在不吃苦,你將來也得吃苦。
小亮子聽了,用力地點點頭,眼中滿是堅定,說:“三叔,我記住了,我一定會努力學習的。”我看著他認真的模樣,心裡也有了些期待,希望這孩子能爭氣。
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了學校。找到教小學李老師,我給他說明了小亮子的情況,李老師很快就給小亮子安排好了班級。回到家,我把情況告訴了小亮子,他興奮得臉都紅了,一個勁地說著謝謝三叔。
“謝?不用謝,我給你說,你爹文化低,你爹出生在四五年,是舊社會,等到新中國成立了,該上學了,國民經濟不行,村裡還沒有學校和老師。後期學會寫點字,也都是靠國家搞掃盲運動,辦農民夜校。你爹這一生啊,深感沒有文化的痛苦,因而,他現在對你寄予厚望,”
“哦,我爹沒文化是這個樣子。”“這個樣子,那個樣子,亮子,你爹不識多少字,就像瞪眼瞎似的,就這才給你起名,叫亮子,你有文化了,你才心明眼亮啊?你要學習不好,你沒文化,你還叫什麼亮子啊?”
“啊,奶奶,你這一說,我爹給我起得名字,我明白了。”俺爹說,明白了,上學就不能稀裡糊塗的。亮子,聽了爺爺奶奶說的話,很是激動。說好的。
“好的,走吧。我領著你給你找五年級老師去。”我說著,就往外走。小亮子就緊的跑出來跟著我。我到了學校,找到了李老師。我說,我這侄子就借我這麼點光。李老師說,校長你放心吧,我一定好好教他,我說你教他要嚴。他要偷懶你就拍他。李老師聽了我說的話,立刻對亮子說:馬明亮,你聽到沒有?你三叔,是校長,把這個權利交給我了,看你學習不用工不努力的,我就拍你。“對呀,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小亮子在學校每天都認真學習,他回來,我有時間就提醒他。晚上,我有時間也會給他輔導功課。漸漸地,小亮子的學習有了明顯的進步。在一次測驗中,他的數學考了九十分,語文也考了八十六分。看著他的成績,我和家人有了一點欣慰。但我對他說,這個成績不行啊?小亮子說,三叔,我這個成績還不行啊?我聽亮子這麼說,我就很嚴厲地說,這個成績能行嗎?你現在是小學啊,你才是小學五年級呀,數學每次都應該是打滿分,一百分;語文最低也應該達九十七八分以上。俺娘在一旁說,你三叔小時候上小學,每次期中期末考試數學都是打一百分,語文都是打九十九分五,九十八分五。
亮子聽了,哎,一伸舌頭。說,我還得努力啊。
這學期不隻是大哥家亮子來,還有幾個學生奔我來了。都開學一個月多了,西邊新建的點沿河村老宋送來個孩子。老宋是村長啊,而且是我們富錦富民的老鄉。他來送孩子,我一看這孩子長得個子很大,也得有十六七,我知道他沒有那麼大的孩子。我說,老宋,這孩子是你的孩子嗎?你家倆孩子我都認識,不都二十多了嗎?怎麼又來個孩子啊。這個你可不要撒謊啊,我們學校收學生是有規定的。老宋笑了說,這是我妻侄子,其實啊,他是奔你來了。
我說老宋,你真逗,怎麼奔我來的呀?老宋說,這孩子叫鐵柱,你叫鐵柱自己說。鐵柱說叔,我真是奔你來的。你聽我說呀,我家是富海的,你原來不是我們南麵屯子富樓的嗎?鐵柱說,我點點頭。鐵柱接著說,我們富海有你幾個高中的同學,他們前幾年都知道你考上大學了,後來又知道你當老師了。這宋村長,前兩年從我們屯子出來建點,去年我宋叔回去了,我爹請我宋叔吃飯,說我家想來,就犯愁這邊沒學校,說我們來,到這邊再沒地方上學。我宋叔說,怎麼沒學校呢?說有學校,說咱老鄉還在那當校長呢。這樣我爹就叫我先來了。我來是奔著上學來的。來我得找你啊。我找你我來上學,我沒戶口啊,我怕你不收我,這樣我就先奔我宋叔建的點去了,這不,我剛把戶口落下嗎?我有了戶口了,我今天就來了,來,我說,宋叔你送我去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鐵柱一說我笑了,我說為了上學,這麼費周折。鬨了半天,你不是宋村長的親侄子啊。鐵柱說,叔,不是妻侄子,我們也是親戚。其實,叔,咱也是親戚,要不說老鄉也行。我一聽鐵柱說,我又笑了。我說咱怎麼又是親戚又是老鄉了?是不是,像剛才你和你宋叔編的那一段呀?
我一說,大家都笑了。老宋說,老鄉,你看鐵柱那個老實樣子,會編嗎?鐵柱說,不會編,也不用編,叔,我一說你就知道了。我家在富海還有個大爺,他有個兒子就叫鐵蛋,不知道叔你知道不?鐵蛋小時候我大爺怕不好養,叫鐵蛋認你家奶奶乾娘。
我一聽明白了,我說我知道了,鐵柱,你不用說了,你家是山東曹縣魏灣的,你是我們馬樓後張莊的,你爹叫啥我知道了。鐵柱啊,你來上學我收你了。你給我說,你上幾年級了?
“叔,我上初三了。”
老宋說,鐵柱子,你就吧你的情況給你叔實話實說了吧,他媽拉個巴子的,我給你說吧,馬校長,鐵柱這小子,今年都應該上高一了,他是去年上初三都上一學期了,學習成績一般,他是看考高中考不上了,就辦休學了。說這樣今年再接著上初三,不算重讀生。我聽了,思考一下,說,按照文件規定是這樣。
“我笨,叔,我也是小時候,上學上太早了。我小時候,長得個子大,我六歲就上學了。我點了點頭,說:“行,鐵柱,既然你有求學之心,我就收下你。不過,你得好好學,不能再像之前那樣了。”鐵柱忙點頭,說:“叔,你放心,我一定努力。”老宋也在一旁說:“校長,你多費心管教這孩子,他要是不聽話你就打。”我笑著說:“老宋,現在可不興打孩子了,我會好好引導他的。”
安排好鐵柱的入學事宜後,我回到家把這事跟家人說了。俺娘說:“這孩子也是個上進的,你就多幫幫他。”俺爹也說:“嗯,既然是親戚老鄉的孩子,能幫就幫一把。”
之後,我對鐵柱格外關注,不僅在學習上給他指導,還鼓勵他要自信。鐵柱也很爭氣,學習越發刻苦。在學校裡,他和小亮子也成了好朋友,兩人相互鼓勵,共同進步。看著他們的變化,我心裡也滿是欣慰,覺得這學校啊,又多了兩個有希望的苗子。”
我剛安排完鐵柱,我三大姨姐家的孩子也來了,他們來都是建點來了,建點來是正常的,那個時候,撫遠年年建點。隨著家來建點,孩子來上學也是正常的。可我家這大姨姐的孩子,來建點之前就輟學了。而這回呢,是建完點了,又想起孩子要上學了,特彆是看到我家一個一個都有工作了,工作都是通過考學,上學而獲得的,這就大肆給孩子講,上學的好處了,講我,講我的幾個弟弟怎麼上學,怎麼獲得工作的。他們給孩子講了,孩子聽不進去了,這就來找我,叫我給想法子給講解講解,啟發一下,大姨姐叫我給他孩子啟發,我調查了一下,孩子不愛學習的根本原因,是他們村大人普遍賴,孩子長期受那種環境影響造成的。我給他們講,大人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你們村的大人,一天就知道抽煙喝酒打麻將,正常的生活秩序都沒有,一早上,大人睡覺睡到啥時候,都不起床,到了晚上都半夜了二也不睡覺,一天吃幾頓飯都不固定,你怎麼能叫孩子有張有弛地發奮去學習。
大姨姐說,這回聽你的,你給安排。我說好,我給他換兩個環境,第一個在我家吃住,讓他跟著我的小弟弟和侄子,叫他看到我們家的孩子,每天早上都是什麼時候起床的,白天是怎麼學習,到晚是怎樣學習,到晚上幾點才休息的。等著這個時應了,我就叫你的孩子上學校住宿去。大姨姐聽了,考慮是應該這樣,我就給安排了,一開始我倍加小心,天天早上我叫大姨姐家的孩子起床,跟著學習,鼓勵他生活學習有序,在完成第一階段後,又叫他去適應學校住宿生的生活。經過我一段特殊的培訓,最後使他適應了。
這一學期,除了這些孩子,還有舅舅家表弟,朋友家的孩子,他們也奔我來了,他們來的孩子都是學習比較落後的,或者的有不良嗜好的。但我都能努力叫他成為正常學生。
後來,有的考上了高中,有的考上了中專,但也有學習不行的,不過,文化程度也得到了提高,家長也很滿意。
喜歡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請大家收藏:()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