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城內暗流湧動,李銘站在議事廳外,聽著裡麵傳來的激烈爭論聲。江東文武百官正在就是否抵抗曹操展開激烈辯論,而這場辯論的核心,正是新到的諸葛亮。
"大人,要不要進去?"張謀低聲問道。
李銘微微搖頭:"先看看。有時候,旁觀者反而能看得更清楚。"
議事廳內,諸葛亮正與眾位江東謀士展開辯論。這位新來的臥龍先生談吐從容,言辭犀利,幾番問答下來,已經讓幾位主和派的大臣啞口無言。
"孔明先生果然辯才無礙。"李銘暗自讚歎。同時,他也在思考如何利用這場辯論來推動自己的計劃。
就在這時,一名主和派的大臣突然提到:"諸位可知,曹操已經集結了八十萬大軍?我們如何抵擋?"
議事廳內一片騷動。這確實是一個讓人心驚的數字。
李銘選擇在這個時候步入議事廳:"曹操的軍隊,真有諸位說的那麼多嗎?"
全場目光立即轉向他。李銘緩步走到廳中,繼續說道:"根據我的情報,曹操雖然號稱八十萬,但真正能戰之士不過二十萬。其餘不過是民夫輔兵,甚至還有不少被強征的百姓。"
諸葛亮眼中閃過一絲讚賞,接口道:"李將軍說得對。更何況,這些軍隊大多是北方旱地作戰的士兵,對水戰並不熟悉。"
"沒錯,"李銘點頭,"而我們江東水軍,世代與水為伴,對這長江水道了如指掌。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一位年長的大臣站出來問:"那依李將軍之見,我們該如何應對?"
李銘環視眾人:"首先,我們要認清形勢。曹操雖強,但也有弱點。他的軍隊不習水戰,補給線太長,這都是我們可以利用的地方。"
他走到廳中的沙盤前,開始詳細分析:"根據最新情報,曹操的糧草輜重主要囤積在這幾處"他的手指在沙盤上劃過,"如果我們能切斷他的補給線,就能讓這支龐大的軍隊陷入困境。"
諸葛亮在一旁補充:"確實如此。兵法雲:"國之大事,在於軍食。"斷其糧道,軍便不戰自亂。"
議事廳內的氣氛開始發生變化。那些原本主和的大臣,也開始認真思考抗戰的可能性。
李銘繼續說道:"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各處水寨布防嚴密,軍需物資儲備充足,將士訓練有素。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
這時,周瑜也站出來支持:"李將軍說得對。我們江東基業,是先朝曆代先輩用鮮血打下來的。豈能輕言放棄?"
議論聲漸漸變得統一起來。李銘暗自點頭,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突然,一位老臣提出疑問:"但是,如果我們抵抗失敗,後果會更嚴重。"
李銘沉聲道:"諸位想想,如果我們現在投降,結果會怎樣?曹操會讓江東繼續保持獨立嗎?他會讓我們繼續保有兵權嗎?"
這番話說到了眾人心坎上。確實,以曹操的性格,一旦得到江東,必定會進行大規模改組。
諸葛亮適時補充:"昔日袁紹何等強大,不也被曹操所滅?河北諸將,投降者幾人得善終?"
李銘接著說:"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抗爭。至少我們還有一戰之力,還有獲勝的希望。"
議論聲再次響起,但這次明顯偏向主戰派。李銘知道,勝利的天平正在緩緩傾斜。
"諸位,"他提高聲音,"現在不是考慮個人得失的時候。我們麵對的是江東的存亡之戰。今日之選擇,不僅關係到在座諸位的命運,更關係到千千萬萬江東百姓的未來。"
這番話說得慷慨激昂,連一向持重的諸葛亮也不禁點頭讚許。
一位年輕的將領站起來:"我願意追隨李將軍,與曹賊決一死戰!"
"我也願意!"
"算我一個!"
越來越多的人表態支持抗戰。
李銘看著這一幕,心中暗喜。這場舌戰的結果,正在朝著他期望的方向發展。
當天晚上,李銘召集心腹在密室商議。
"大人今日當真是說得精彩。"張謀讚歎道。
李銘搖頭:"今日之辯,關鍵不在於說服那些主和派,而在於讓那些猶豫不決的人看到希望。人心就是這樣,一旦看到勝利的希望,就會變得堅定起來。"
"那接下來"趙虎問道。
"接下來就是實際行動了。"李銘在地圖前踱步,"讓我們的人開始按計劃行動。記住,要讓所有人都看到我們的決心和準備。"
次日一早,李銘就命令水軍開始大規模演練。戰船在江麵上來回穿梭,軍威大振。這一幕被故意安排在城牆附近,讓所有人都能看到。
"看到了嗎?"他對前來拜訪的幾位大臣說,"這就是我們的實力。這些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水軍精銳,每一個都能以一當十。"
大臣們看著井然有序的演練場麵,紛紛點頭。這確實給了他們極大的信心。
同時,李銘也在暗中加強防備。他派出大量斥候,監視曹軍的一舉一動;在關鍵位置部署伏兵,以防不測;甚至連糧草物資的儲備,也在秘密增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