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貞和剪秋的農民赤衛隊,原先登記的人數,正好一百零八人。功夫大坨子,是第一排的排長;菖蒲,是第二排的排長;枳實,是第三排的排長;遠誌,是第四排的排長。
功夫大坨子和菖蒲兩個排長,被女貞先派出,去江西井岡山,尋找赤芍的紅軍隊伍。突然間,少了兩個排長,這幫剛剛洗腳上岸的血性漢子,什麼製度,什麼紀律,什麼叫行軍打仗,一概不懂,沒有專門的來管理,那怎麼行呢。
女貞說:“剪秋同誌,你兼任第一排排長,我兼任第二排排長。”
剪秋說:“女貞同誌,這個問題,不是問題。問題是,今天向我提要求,希望加入我們農民赤衛隊的赤腳板漢子,還有二十多個呢,我們必須成立第五個排,誰來當排長?”
我大爺爺說:“川柏這個小夥子,根正苗紅,是塊好材料。”
女貞說:“我不認識川柏。剪秋同誌,你做決定。”
剪秋把川柏喊過來,說:“川柏,我和女貞同誌,曉得你是赤膽忠心的漢子,你馬上去,把新報到的赤腳板漢子,組織起來,隨大部隊出發。”
川柏還是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上嘴唇上,剛剛長出一層絨絨的毛。川柏說:“老古板人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我恐怕難以勝任呢。”
“什麼年代了?還講究什麼按資排輩?”剪秋說:“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們相信,你有這個能力,帶著這二十多個兄弟,為革命的事業,衝鋒陷陣。”
川柏站了個標準的立正姿勢,“啪”的一聲,給女貞和剪秋,行了個標準的軍禮。
功夫大坨子,走的是永濟橋,杉山,瀫水街上,棋梓橋,普安堂,譚市,十裡石,石獅江,這一條東去龍城縣的的兵馬大路。
石獅江的山間,大約是乾隆年間建的木質茶亭子,依然完好。功夫大坨子,坐在茶亭子的鼓狀的石凳子上,專等地下黨龍城縣支部的同誌,送來龍城縣的消息。
來的居然是一名警察,戴著眼鏡。來人說:“車前同誌,你們在西陽塅裡的發起的農民運動,震驚了省政府。軍閥何鍵,派了一個團的兵力,暗中布置在十裡石,單等你們走入圈套。”
車前這個名字,功夫大坨子自己,都差點忘記了。是的,是的呢,我功夫大坨子,原名叫作車前呢。
內線的傳來消息,太重要了。車前立刻往回走,想在赤衛隊動身之前,把消息送回去。
菖蒲走的是另一條路線。過澗山,山坪,翻江,月山,白田。菖蒲想,剪秋的農民赤衛隊,雖說有一百個人,但隻有三十六條漢陽造的老槍。雖說有老槍,但隻剩得不足百十發子彈。雖說還有百十發子彈,但沒有幾個會用槍的人。當真不能與敵軍正麵交鋒。
剪秋對菖蒲和車前說:“你們兩個人,一是去尋找井岡山的工農紅軍,二是沿路打探敵人的消息。依我們現在的實力,好比是一個手無寸鐵的人,獵殺一條野牛,必須想儘一切辦法,先是把野牛拖瘦,然後,把野牛拖死。你們務必見機行事。”
兩條線路的先鋒,都送回了消息。
女貞的心情,頗為沉重,說:“剪秋同誌,看來,我們的農民赤衛隊,要走出西陽塅,困難重重呢。你熟悉地形,又是農民赤衛隊的隊長,具體走哪一條路線,你做決定。”
剪秋說:“路,以前是沒有的,走的人多了,就是路。革命的路,更沒有任何人走過,我們必須自己闖出一條路來。”
剪秋的嘴,附在女貞的耳朵上,說了幾句話。女貞說:“按照你這個方案,馬上出發!”
剪秋對我大爺爺說:“枳殼哥哥,還得辛苦你,沿著菖蒲走的這條路,留下的記號,務必找到菖蒲,請菖蒲與白田當地農民協會的同誌,聯係上。”
一切安排妥當,趁著星夜,女貞和剪秋帶領的農民赤衛隊,出發了。
走過豐樂橋,鳥雀芲街上,插到吉祥寺,過了永濟橋,棋梓橋,便到普安堂。
過了普安堂,道路兩旁,越來越高,道路越來陡峭。走在隊伍最前麵的剪秋,對身後的戰士說:“此處山高地陡,曆來是打埋伏的好地方。傳下話去,不準高聲暄曄,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小心通過。”
忽然,路旁一個聲音響起:
“剪秋,我在此,等候你們多時了!”
剪秋一聽聲音,便曉得是青蒿老子。剪秋壓低聲音說:“現在,我不跟你廢話,等到有空閒時間,我再狠狠地批評你。我把你編入第五排,協助代理排長川柏。”
青蒿說:“我身後這個女孩子,編入哪個排?”
黑咕隆咚,剪秋沒看到,青蒿老子的後麵,還站著一個女孩子。
“你是誰?”剪秋邊走邊問:“你是哪裡的人?”
“剪秋叔叔,我是杜鵑。”女孩子說:“我是枳殼大爺的第二個兒媳婦,瞿麥哥哥的未婚妻子。”
臨行前,枳殼大爺和陳皮二外婆,再三囑咐過,農民赤衛隊上了井岡山,一定要打聽到瞿麥和黨參的消息,並傳個話回西陽塅,讓做娘懸在喉嚨裡的欒心,落回原地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