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獨活同誌?”從高粱地裡,奔出一位濃眉大眼、臉上無須的大漢子,對獨活說:“柳華同誌,昨晚上送信給我了。”
“你是廣白同誌?”
“正是。”廣白問:“你身邊這位小戰士,多大年紀了?”
“廣白同誌,你彆小看山龍同誌,他是革命老戰士,還是萬裡挑一的神槍手呢。”
“我帶你們去找秋石同誌,細辛同誌,木樨同誌,大海同誌,紫芙同誌。他們正在組織搶收糧食。”
“地主武裝,大刀會的人,沒來騷擾你們嗎?”
“怎麼沒有?昨天上午,我們新城鋪村的大地主李三月,帶著五六個人,來收什麼抗日糧食,給我們轟走了。但我們估計,這個家夥,肯定不會死心的。”
獨活和山龍,到了廣白家裡,廣白的老婆,給兩人倒了一大碗茶水。獨活的茶水還未喝完,廣白便已領著細辛、木樨、大海、秋石、紫芙進了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獨活說:“廣白,你們收的糧食,怎麼貯存?”
“嗨,冀中平原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糧食倉。糧食倉有兩種,一種是平房倉,一種是淺圓倉。不過,大部分用的是平房倉。平房倉的上邊,有一個可以隨時開啟的天井;最下邊,留著家貓進出的圓孔,防止老鼠來騷擾。”
“同誌們,你們都知道,日本鬼子無惡不作,燒殺擄搶。你們有沒有另外的方法貯存糧食?”
“啊!這是個大問題,是我們疏忽了。”
看樣子,紫芙還是個尚未結婚的女同誌,大眼睛忽閃忽閃,問獨活:“你有什麼好辦法?”
“我們湖南湘中那一帶的老百姓,幾乎家家戶戶,喜歡在向陽的山坡上,挖一個地窖,地窖的門口,用泥漿封住,做到密不透風。地窖中貯存的種子,才不會黴變掉爛掉。”獨活說:“我們的老百姓,辛辛苦苦種下的每一粒糧食,絕不能留給日本鬼子、漢奸和地主、大刀會的人。”
“獨治同誌,你這個說法,使我想起一件老事情。”秋石說:“我祖上的祖上,正好逢吳三桂放清軍入關,糧食沒地方藏,便挖了一個二十多米的地道,把糧食藏在裡邊,老人和小孩子躲在裡邊。但是,隻有一個洞口出進。結果呢,洞口被清兵推倒的磚瓦堵死了,悶死了三個人,自從不敢再用。”
“秋石同誌,我不知道冀中平原地下水的情況。”獨活說:“挖地道,地下水一多,地道就會崩塌。”
廣白說:“獨活同誌,你不曉得,我們這裡打吃水井,至少要打二三十米深,才有水呢。”
秋石說:“我家裡的地道,幾百年還沒有崩塌呢。”
“小時候,我鑽進壺天的岩龍洞,越往裡邊走,便越黑暗,越沒有氧氣,呼吸困難。”獨活說:“秋石同誌,走,到你家裡看地道去!”
秋石家裡那條地道,地道口便在住房的中間,一個四方形的木板蓋著。
掀開蓋板,借著光線,獨活看到兩棵樹釘著木樓梯,樓梯已經腐爛不堪。
山龍說:“隊長,我個子小,我下去看看。”
秋石找來一條繩子,綁住山龍的腰,慢慢往下放。山龍下到兩米深的地道裡,雙手摸著地道的壁,往裡走。
沒走多久,山龍在地道喊:“拉我上來咯。”
喜歡站著請大家收藏:()站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