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不停在漂浮的岩石左右兩邊劃動岩漿,希望能快點靠岸。當然岩漿是不能觸碰的,一觸即點燃,於是煉狂用自己堅硬的鉗腕劃動,熔尾祖蠍的鉗子確實堅固耐用,剛才砸裂縫那麼多下都沒壞。
甲殼就不用多說了,蔚棘叼著甲殼伸進岩漿中,扭頭脖子向前劃。甲殼朝後方潑灑岩漿,自身卻絲毫沒有熔化和碎裂。
畢竟熔尾祖蠍可是為了適應火山極端環境而高度特化的,自然而然能抵擋岩漿的高溫和侵蝕。
在劃了十多分鐘後,總算看到岩漿河對岸了,儘管還有三四十米遠。但比起熔尾祖蠍生存的地方,那對岸還算是生物的天堂。
離岸邊幾十米處的地方長著一大片青紫色的草叢,草叢還落著十幾棵樹乾為紅色,樹葉為藍色的樹木,草叢中有十幾條印度犄龍在啃食青紫草。
印度犄龍,屬怪異龍類的愛珍多龍科,體長34米,體重1噸,不僅有龐大的體型,還有強壯的四肢和身軀。最奇特的地方在於它頭上有一對向上彎曲的尖角,這等形象下,竟是一個樸實的植食獸。當然隻有雄性才長角,是第二性征結構,作用是繁殖交配期用來炫耀和爭鬥用的。
仔細觀察一下犄龍,發現確實有一部分個體不長角,額頭十分平滑圓潤,而有幾隻長角的還用那一雙短短的犄角相互碰撞,而那些沒長角的則趴在地上或高聳的岩石上,用慫勇、鼓勵、期待等眼神望著正在打架的雄龍,想從中篩選出自已的心上龍。
“蔚棘……咱們休息一下再……”當煉狂氣喘籲籲地轉頭說時,發現蔚棘已趴在岩石船上休息,舌頭露在外麵以顯示它的體力不支。而用來劃動的甲殼則落在一旁
煉狂看了一下岩石船,見船隻正緩緩向前漂去,漂流的方向剛好是河對岸。對此煉狂輕輕歎了口氣後,就轉身走到蔚棘身旁,用右爪取下左爪的鉗腕,趴下休息。
才過十幾分鐘,煉狂突然聽到周圍流水四濺的聲音,煉狂睜眼一看,發現岩船附近有許多羅雄魚浮在水麵上,驚慌地扭頭身體向前遊去。
羅雄魚屬硬骨魚綱輻鰭亞綱羅雄魚屬,中等體型,側扁;身體輪廓為三角形,背鰭之前的背部區域高高聳起成為三角形的一個;鰓蓋係統完整,有間鰓蓋;牙齒分布在上下頜副蝶骨和內翼骨上,口裂小;尾為半歪尾;鰭條在中部分節並在尖端分叉;鰭前邊緣棘鱗發育;身體被四邊形倒菱形的鱗片覆蓋,表麵有瘤點紋飾,後緣具梳狀紋飾,鱗片由楔臼結構連接。
隻不過這裡的羅雄魚魚身漆黑,瘤點紋飾和梳狀紋飾發著岩漿同色的紅光,讓煉狂感到既震驚又疑惑。
這條河有問題,岩漿的溫度極高,還沒觸碰到皮膚就被燒毀。它一直以為它們不被高溫熱死是認為這塊岩石的隔熱效果很強或這條岩漿河正在處於冷卻狀態。但生物的出現就有點玄幻了。
難道這條河不是岩漿,而是恒定且高溫的某種液體?儘管水溫很高,且也具有跟熔岩一樣的灼燒能力。但威力在岩漿麵前還是小巫見大巫了。
正當煉狂思索時,魚群的遊動輻度變大加快,“水花”四濺得越來越大,令煉狂不得不往岩船中心退去。
沒等煉狂反應過來,一條胸鰭寬闊且狹長、尾鰭深分叉且分對稱的類似當今飛魚的魚落在岩石上,身上扭動時甩出的液體飛到蔚棘尾巴上,瞬間將它燙醒,立即起身哀嚎一陣奔到煉狂身後。
煉狂側身看向蔚棘尾巴被燙傷的部分,好險!僅僅隻是燙紅一塊皮,也算無傷大雅。
煉狂又看向那條魚,此時它正在扭動粗大的胸鰭,努力向船邊翻滾流動的河水爬去。
送上門來的未知美味怎能輕易放過,煉狂抄起旁邊的鉗腕,對準魚頭就是一個力劈華山,將魚頭砸爛,眼睛凸顯出眼眶,再來一個迎風推刺刺穿它腦袋。
這條魚是義興飛魚。體型結構與飛魚十分相近,它在胸部兩側也有寬闊的胸鰭作為“主翼”,此外在腹部還有一對較小的鰭可作為滑行時的“輔翼”。興義飛翼魚有一深分叉且非對稱的尾鰭,下半葉明顯比上半葉強壯。這種結構的尾鰭快速擺動可以產生強大的推力幫助其躍出水麵進行滑行。
外形奇特,鼻部扁平。長著4個“翅膀”,兩個較大的胸鰭和一對較小的附屬盆腔鰭,分叉狀的尾鰭用於從水麵飛離。
與在海中且弱小的同類相比。體型要大得多,體長1至2米半,渾身漆黑且魚鰭為亮紅色。跟熔岩地區的場景十分相搭配。
煉狂用鋒利的鉗尖橫切義興飛魚的魚身,露出雪白且軟嫩的肉。煉狂用鉗尖插往並扯下一塊,小心放進嘴中,細細咀嚼。
才嘗一囗,煉狂的體驗是:口味清淡的魚身再附上鮮滑的油脂,搭配高溫恰到好處的熾烤,讓魚肉入口即化、鮮嫩可口!為啥啊!為何這麼危險的地方會有這麼好吃的東西!簡直是龍間美味啊!
當然,這是煉狂心中想法,現實則呆呆地站在原地,眼睛睜得大大的,口中還殘留著魚肉,蔚棘在它旁邊用前腿碰了幾下還沒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