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洛所在的長羽盜龍就是從原來部落裡分裂出來的,自從他們部落第二百三十三代大祭司上任後,對後代的各種嚴酷的訓練接踵而至同時,也禁止族群成員有任何愛好,尤其是幼龍。
訓練嚴酷就罷了,這片森林的猛獸蛇蟲巨龍要比訓練恐怖殘酷多了,但禁止有愛好又是什麼鬼?把自家孩子當成訓練工具嗎?很快引發族群成員的強烈不滿,加上比祭司地位要高的首領已經離世,所以不願讓自己孩子受累的部落成員就向祭司發動挑戰,讓其下台。
可惜那場挑戰失敗了,他們乃至於其父母都被趕出了部落,可這一走,就帶走了大部分勞動力,原本強盛的部落瞬間一落千丈,而大祭司自從他們反對派都走後,就愈發膨脹和傲慢,不僅讓部落成員連日訓練,一旦發現一條幼龍有獨立思想和個龍愛好,那麼就將那些幼龍的愛好毀掉!
除此之外,還拋棄病龍,病龍在他眼裡沒有任何價值,直接拋棄,這一堆操作下讓更多族龍離開,或各奔東西,或加入反對派。
白洛、千眼、風耳就是反對派離開原部落後產生的新一代成員,而白千風三龍又屬於絨羽硬利,可以當暗器和利器刺殺的特殊個體,可惜長羽盜龍卻是懂自家族龍,所以較為擅長刺殺的他們卻多次刺殺祭司未果,同時他們也儘量藏好卻總能被發現。
加上還潛伏著反對派內應的原部落也狀況不斷,沒跟反對派走的族龍性格變得越來越麻木,似乎已經與螞蟻巢中沒有自主意識的工蟻沒什麼兩樣了,而內應也覺得自己自身難保,昨夜翼龍傳葉,希望有龍來接他離開。
白洛本希望自己首領與原部落大祭司再來一戰,可首領覺得沒必要與那個遲早滅亡的大祭司大動乾戈,損龍也不利已,死得都是自家兄弟,所以沒有批準,也沒反對。
倒是給出一些提示,說他們在附近林子等一會兒,就能碰到三條外來恐龍,體膚差不多是赤綠棕黃這三種顏色,再等待一些劫難降臨在他們身上,就自然而然地與之合作。
白洛也差不多認定煉狂、蔚棘、土炮就是他們要找的外來恐龍,隻是他們的實力還得多多觀察,加上劫難會在不久後降臨,那麼得等他們渡過劫難後才能提出合作二字。
打定好主意,白洛便讓千眼和風耳在樹枝上等待,至於夥食方麵,周圍不停拍扇並飛舞穿梭於林間的熱河翼龍就是最好的夥食。
白千風三條長羽盜龍拔下自身前肢羽翼上的羽毛,紛紛各自對準一些熱河翼龍,往前或回身一擲,羽毛如同真正的苦無那樣,直線或在空中劃出一道彎月般分彆三隻熱河翼龍的翼膜、腦袋以及身體,把它們釘在樹乾或樹枝,在兩隻還未死亡並奮力掙紮的情況下,被滑翔而來的千眼和白洛一囗爆頭,叫聲悶進他們喉嚨當中。
與此同時,一群中型食肉恐龍三三四四地聚在一起,步伐悠閒又不失氣度地往龍群方向走去,它們雖然在形態和樣貌上與角鼻龍很相近,都是鼻骨上雖有骨質角,眼眶上方也有角質突起,但尾巴方麵卻接近鱷魚,扁平且長著鱗甲,相比於角鼻龍的短小前肢,前肢粗壯有力,後腿和背上或多或少都長著堅硬如石的疙瘩。
或許稱它們為鱷尾角鼻龍也不錯,而許多鱷尾角鼻龍體色又大多為棕黃色,看它們高高抬起自己帶有鼻角的腦袋,稱它們為棕橫角鼻龍群唄。
在領頭且鼻角較大的個體突然停下時,再喜歡閒散的個體也會隨之停下,而在麵前茂盛且陰暗的林中,散發著些許腐爛的氣味。
當鱷尾角鼻龍都站成一排,屏息凝神地看著麵前的森林時,不一會兒,樹林中冒出來幾個較大的身影,身影離它們越來越近,哪怕能遮擋陽光的濃密枝葉也遮不住它們較為強壯的身軀。
當一顆角質突起往後延伸,短粗嘴巴及下頜上有兩顆向外突出的尖牙的紫白腦袋從林中鑽出來,它們真實的樣貌才得以顯現,粗壯有力的後腿,大塊的黑色鱗甲覆蓋在背後,尾巴細長能鞭撻對手,與鱷尾角鼻龍唯獨沒有前肢,但體型卻與它們不相上下。
利牙狂奔龍,一種能在多個環境中生存的獸龍種龍類,被攻擊時會從嘴中噴出腐蝕性氣體以保護自己,導致它們隻要出現就有一種臭味在附近彌漫。
狂奔龍的同伴也相繼從林鑽出,與同排站立的鱷尾角鼻龍形成對峙局麵,看上去鱷尾角鼻龍要比狂奔龍多了近一倍,但論蠻力和特殊能力,鱷尾角鼻龍就是想贏也得付出代價,比如損失同伴和斷手斷尾。
而那條鼻角較大的則對狂奔龍抬頭發出友好柔和的吼聲,吼聲雖低沉,但也令剛到此處的狂奔龍停止威嚇,靜靜注視著這條具有大鼻角的鱷尾角鼻龍,現在稱為大鼻角的鱷尾角鼻龍則往西北方向叫了一聲,吼聲急促,嘴巴尖牙不停磨礪,告訴麵前的狂奔龍前方有獵物。
而狂奔龍們扭頭看了一眼後也低吼回應一下,都不停搖頭,似乎對身後的大群獵物沒有多大興趣。
大鼻角依然沒有放棄勸說,它一爪指著自己,一爪指著狂奔龍,嘴巴唾液不停翻滾湧動,表示那裡的獵物足夠它們飽餐一頓,你我合作才能有更多食物。
估計飽餐一頓這一信息令狂奔龍著迷,它們興奮地搖擺著粗壯且鋒利如鋸的尾巴,有的甚至與大鼻角用脖頸貼脖頸的方式,表明合作之意。
既然都有狩獵同一目標的心思,那麼就一同前行,於是少有的獸龍種龍類與中型獸腳類恐龍的合作狩獵正式開始……
而在龍群的西北方向,一條中華龍鳥在一棵腐朽的巨木上搜尋其中的蠕蟲,它長而輕的嘴巴在樹皮上敲來敲去,在反複敲擊並確認其中有食物後,一口叼起加掀開,再猛地往裡一啄,將裡麵的蠕蟲叼出來,瞬間吞進肚裡,在用細如紅蟲的舌頭舔了舔嘴角殘留的液體、搖了搖細長且如同浣熊般圓滾滾的尾巴後,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
當它故技重施,又一次從樹皮裡叼出一條蠕蟲,還未吞掉,一隻碩大無比、粗壯如柱的後腿重重踩在巨木上,由於巨木早已腐爛,一踩就令巨木左右兩邊翹起,將這條中華龍鳥連同嘴裡的蠕蟲一塊高高拋起。
蠕蟲不知所蹤,而中華龍鳥卻落在一個向上延伸且堅硬的物體上,還未等它有所反應,一顆從上麵看形狀為箭頭的腦袋就張開血盆大口朝它咬來,中華龍鳥慌不擇路地往左轉頭欲逃,卻一腳踏空並屁股落在細長物體上,迅速往下滑落。
接著其嘴巴先遭到堅硬物體的撞擊,又是一陣陣液體飛濺聲朝它傳來,中華龍鳥趕忙往左跑跳,綠色的液體濺在堅硬物體上發出滋滋聲,卻沒有任何狀況,可它往右跳閃躲開朝其噴射的液體時,液體濺在樹上很快腐蝕熔化,並往右側傾倒。
這也給中華龍鳥快步逃離的機會,而始作俑者也不想把精力放在一條小小的中華龍鳥身上,選擇向東南方向,也就是龍群所在方位前行,龐大如小山的體型撞得樹木搖搖晃晃,麵對茂密且擋路的樹木就橫衝直撞,將其撞爛,或噴吐腐蝕液體,將樹木熔化成渣……
至少龍群就是兩方的共同目標,至於劫難何時出現,就聽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