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靈能科技,在林科大力推行科技發展政策的支持下,群星世界展現出了驚人的科技融合速度。
短短20年時間裡,這個世界竟然成功地融彙貫通了來自多個世界的所有科技,甚至還提出了許多令人驚歎的科學構想。
林科站在科學院的資料庫前,凝視著那逐漸完善的科技樹,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欣慰之情。
他的努力和決策終於得到了回報,這個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邁向科技的巔峰。
然而,林科的目光並沒有停留在這些成果上太久,他的心思已經飄向了另一個方向——他的座駕。
一直以來,他的座駕飛船要麼是星靈母艦,要麼是蟲族利維坦。
這些飛船固然強大,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體型巨大,而這也導致了它們自身的戰鬥力相對較弱。
林科深知,如果他未來想要穿越到其他世界,這樣體型巨大的飛船顯然會帶來諸多不便。
於是,他果斷地向科學院下達了一項重要指令:重點研究高等級飛船,並希望能打造出一艘集當今最頂尖科技於一身的飛船,作為元首的座駕。
對於林科的指令,科學院的老科學家們自然是毫不猶豫地全力執行。
飛船的設計絕對不可能是一帆風順、一蹴而就的。
林科不僅提供了科學院鄭飛翔教授的飛船設計經驗,還貢獻出了之前從星戰前夜世界以及星際爭霸世界所獲取的飛船設計圖紙。
這些寶貴的資料,成為了群星世界科學院科學家們的重要參考。
然而,群星世界在飛船製造領域本身就擁有獨特的技術。
科學家們將這些資料與自身的技術相結合,使得飛船製造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科學家們並沒有急於設計製造元首的座駕,而是選擇從最基礎的小型護衛艦入手。
他們對這些護衛艦進行了精心的設計、改良和升級,目的就是要獲得最為完美的試驗數據。
這種逐步推進的方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群星世界的宇宙戰艦形態變得日益多樣化。這不僅豐富了戰艦的種類,也為太空部隊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對於群星世界的太空部隊來說,這無疑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
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能收到船塢為他們設計製造的全新太空戰艦。
更重要的是,每一艘新戰艦都會搭載一個或多個新技術,使其戰力得到極大提升。
人類聯邦在占據了周圍100來個星係之後,便停止了其擴張的步伐。
這個廣袤的群星世界似乎正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除了那個與世無爭的失落帝國之外,人類聯邦所遭遇的敵人並不是特彆強大。
然而,真正製約人類聯邦繼續向外擴張的因素並非敵人的強大,而是人口的極度匱乏。
儘管已經過去了整整20年,但人類聯邦的人口數量仍然僅僅隻有1000萬而已。
這其中,還得益於先進的孵化技術,使得有一批人得以順利成長。
要知道,1000萬人要去掌控整整100個星係,這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