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是國力衰微,詩人命途多舛的時候,那才叫一個才思泉湧。”
沈無名那是深有體會,從古至今都是如此。
甚至包括後世,某位沈無名骨子裡麵都崇拜的前輩,文學水平卻極不穩定。
號稱是,逆風辛棄疾,順風張宗昌。
就像談戀愛的男女,情話說不出兩句,分手後的eo文案卻堪比釵頭鳳。
“文章憎命達……”盧子昂若有所思,腦中回憶一遍,似乎正是如此。
甚至包括他自己,曾經叱吒風雲,上書太平十二策的時候,文章造詣也遠不如現在。
反倒是這些年蹉跎……磨練出來了。
“對,說的對呀。”
盧子昂深有同感。
“一句話。”沈無名比出一根指頭,“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南唐為什麼文風鼎盛?不就是因為幾代庸碌之君,不是念佛就是寫詩。”
“讀書人哀民生之多艱,那寫出來的東西自然好,咱們嘛……差遠了。”
“哈哈哈哈。”
盧子昂朗聲大笑,就連方才對沈無名頗有成見的書院學子,此時也都笑了起來。
雖然他們之間可能有矛盾,但嘲諷起南唐,卻頗有同仇敵愾之心。
而且換句話說,沈無名也安慰著他們。
原來文章寫的差不是我的問題,而是咱媽太強了,把咱保護得太好了呀……
“無名見微知著,的確是目光如炬啊,後麵有空,我再跟您好生請教。”
“這會兒先看看他們的策論如何?”盧子昂客氣地問道。
沈無名點了點頭,方才都是閒聊,最重要的還是策論,“聽院長的。”
“都拿上來吧。”
陸子昂吩咐一句,書童便將他們的策論堆在一起,然後放在桌上。
“無名啊,你先看看他們寫的,有什麼不好的,拿出來咱們討論。”
盧子昂滿臉堆笑,將一堆策論遞到沈無名的麵前。
沈無名尷尬一些,“盧院長,以我的水準,恐怕沒資格點評啊。”
“這是說什麼話?”盧子昂正色道,“能得到你的點評,那是他們三生有幸。”
“你們說是不是?”
最後一句話,盧子昂是看著其他書院學子問的,眾人臉色變得極為複雜。
或是嫉妒,或是無語,或是憤慢……卻無人敢當麵反駁盧子昂。
崔寬主動道:“憔悴兄乃是我中山郡第一才子,自然有這個資格。”
“尤其是他秋試策論,更是高瞻遠矚,見微知著,定是治世大才。”
“能夠得到憔悴兄的指點,是我崔寬的榮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