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一趟你看看,沈無名本來就是聖人種子,咱們就不說。”
“還有那王仲舒,那方道元,無一不是天驕。”
“即便是放在那百家齊鳴的時代,都是能夠冒頭的。”
太學主翻了個白眼,“王仲舒也就罷了,可方道元人家是修墨家的?”
“還有沈無名,那玩意兒你又不是不知道,他百家什麼都學。”
“你非要把他拽到儒家來,人家都不一定來,給你能的。”
“嗬嗬。”青衣文人笑了笑,也不在意,“可方道元是儒墨雙修。”
“而且走的也不是明算的路子,而是考的進士科!”
“證明他還是認為自己是儒家……沈無名,也是這個道理。”
百家齊鳴。
朝廷也將科舉考試分成了多種,最起碼大的修行路子都照顧到了。
比如提供給墨家人才的明算,但最主流的,依舊還是儒家進士科。
如方道元本是儒墨雙修,但最終沒有選擇明算,而是進士科。
太學主搖了搖頭,沒說太多,隻是目光深沉,看著文廟中的雕像。
還有那第五塊玉板!
“這家夥……墨家進度是快了些,但他的修行根本,似乎的確是在儒家。”
……
“現在,該排名和拆封了!”
禮部衙門。
主考官太傅崔安石召集所有考官在場,麵前堆著一疊疊的試卷。
他指著最前邊的一份,“這份試卷的考生,的確有王佐之才。”
“先前諸位都共推他為榜首,我也將其謄抄給陛下禦覽。”
“按照陛下所言,本次金榜,隻收錄他一人,其餘人都隻上紅榜。”
“沒意見吧?”
崔安石環視眾人,一群考官都搖了搖頭,一個個平靜無波。
顯而易見,他們對這份試卷的特殊待遇,早就已經有了猜測。
畢竟當初這份試卷拿到眾人麵前時,大家都是嚇了個夠嗆。
實在是太離譜了。
如果按照這份試卷所言,整個大漢,甚至有機會統一中原四國。
哪怕將草原王朝化作牧民,都不是不可能。
隻是設想太過大膽,觸碰的利益集團太多,導致眾人也有不少的質疑之聲。
最終還是由崔安石交給皇帝,讓皇帝親自為其排名。
但對於這個結果,大家其實也早有猜測,此時倒不奇怪。
“那就這樣!”
在眾人的見證下,崔安石施展法力,拆開了試卷糊名的部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