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院子一看,江文也過來了。
周圍跟了不少人。
“今年還沒通知輪咱這一片了啊,這江家就送上家裡來了。”
“都凍,又不是就他江家凍。”
“人家是烈士之家,你能比嗎?”
“咱也快了吧。凍死了。”
“是江文家不?你哥叫什麼?”第一個拖拉機上的師傅看見顧立夏出來問。
“是,江文,江武,這是我家的炭,這麼早呢?”
江文他們回來了,江秀去拿了煤本。
看了煤本,這師傅才說,“開門吧,往下卸車。”
江文也納悶呢,不是說19號嗎?
今天才16號。
肯定是昨天的茶葉和蘋果送到心裡去了。
江文讓江秀看好孩子,加入卸車隊伍。
江家村的3個民兵連的漢子也加入進去。
江文往煤炭房搬,其他人也看出來了,往進搬。
顧立夏設計的煤炭房,高15米,長2米,寬1米。
3立方米的空間。
卸完全部放進去還沒有占滿空間。
終於有煤炭燒了。
柴火燒上管不了大用。
一個來小時,720卸完,都在江家吃飯。
幸好顧立夏見過交公糧那天人們的飯量。
做的多。
稀飯不多,紅薯和土豆多呀。
除了自家人沒吃飽。
其他人都飽了。
2位師傅一走,7點46了。
都開始檢查自己的東西。
上班,上學時間到了。
江文進屋,進空間,洗頭,洗澡,出來穿工衣外套。
江文和顧立夏都穿上了保暖背心,保暖內衣,薄毛褲。
江家其他人也一樣,背心,秋衣秋褲,毛褲,薄毛衣。
“去了直接問門房大爺,去了辦公室主動幫領導泡個茶,就說你自己牛嚼牡丹喝不出香來,踩一捧一,我放了6包。隻要是人,就喊領導,不丟人的,誰都不敢掉以輕心。走吧。”顧立夏長話短說,說完先出門。
江文鎖門,都出去,江淮南鎖門。
到了學校分開,看著江秀一簇新的衣服,鞋子,背著書包去上學。
總歸這幾個人的心裡不舒坦。
江家村沒有學校,去公社上學的孩子,最小的都10歲了。
小了,走不動路。
很多就是男娃都是去上個二年級就回來了。
考不上去,家長說回來下地乾活吧。
就不讀了。
很少有人能讀到像江文一樣高中畢業。
就是去當兵的那些也是一樣,初中畢業。
很多人都知道,進城了,就改變階級了。
不用受苦了,問題是改變階級太難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