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立夏在江寒在門外說話的時候就帶著江文出來了,兄弟倆睡的小豬一樣。
放在靠牆的位置。
顧立夏縮江文懷裡,用氣音,“尷尬,住的太近了,萬一聽見了什麼,我難受。我現在就難受,心裡難受。”
“那沒辦法,淮南他們也大了,還不如咱們聽見點動靜,忍忍,又不是天天回來。”江文摟一摟懷裡的寶貝。
顧立夏拿2副耳塞,塞自己和江文的耳朵裡,睡。
讓係統時刻警惕淮序和淮舟,醒來就提醒。
一晚上起夜2次,顧立夏踢了江文不止2腳。
江寒聽見動靜,揉揉懷裡的妻子,繼續睡。
一早,江寒起來,江秀聽見了動靜醒來,小彆又新婚,江秀不想起,“喊一聲淮南讓他們吃了走?”
“不用,我們去了食堂吃。”江寒掖了被子出去了。
顧立夏起來就喊江文,“快起,說好了今天去爬山的,麻溜點,去做麵片湯,吃了就走。”
顧立夏往背簍裡放了10盒的綠豆糕。
布包裡單獨放了一麵國旗。
收拾小哥倆,穿衣服。
讓江文幫忙洗漱,喊起了江秀,“今天有事,不舒服就讓江寒背著你,起。”
吃完飯。
拿了家裡其他的空飯盒。
讓所有人都穿衣服,出發。
司機開車,江寒和江秀夫妻倆照顧所有孩子。
江文,顧立夏,魏延慶騎車。
“出發鄭村。”
雖然不知道原因,還是聽顧立夏的。
出了西城門。
路不好走,車也慢,2個小時的時間,到了鄭家村。
鄭村革命烈士陵園。
顧立夏掏出來國旗,江文卸了綁車上的木棍,穿好,打死結。
鮮豔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燙紅了幾個人的眼睛。
顧立夏眼窩有點淺,想流淚了。
江文遞給了淮南。
推著孩子們走前麵。
建於1960年。
園內安葬著解放江城時犧牲的1532位革命烈士,其中無名烈士280名。
園內兩側題有“碧血染紅旗,丹心映山間”挽詞,園正中矗立著15米高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碑上刻有主席題詞“死難烈士萬歲”六個大字。
紀念碑高1532厘米,寓意1532名為了解放江城犧牲的革命烈士長眠於此。
紀念碑頂塑青銅像,一位烈士高擎鋼槍,闊步向前,再現了勇士們當年浴血沙場、取得勝利的輝煌。
碑前是可容納4000人的中心廣場。
園內雲杉蒼翠,鬆柏常青,布局莊嚴肅穆。
占地平方米。
這是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進去之後就能看見山頂的亭廊,碉堡。
淮北和淮西也被推去前麵,兄弟5個並肩同行。
拾階而上。
後麵跟著這六個大人。
整整280個台階。
都是孩子們自己走的。
走完樓梯,順著平台,280名無名烈士分葬於高台之上的後排14座大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