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以前沒結婚的江寒。
孤家寡人。
客死他鄉也不會有人在意。
江寒都沒想到自己年紀輕輕就遇上了一個想結婚的人,然後一年的時間就生了下一代出來,人生大事解決了大半。
想給父母送一封信都不知道往哪送。
所幸,沒有消息就意味著家人平安。
中午火鍋,晚上繼續。
一家人都會做菜,顧立夏,江文,江秀,三個大人通力合作,炸魚,燉肉。
算是把今年的生日給過了。
小雪來臨,停了最後的鋪路和開山炸石子。
部隊最後一批戰士撤回軍區。
顧立夏也不像整個8月,9月,10月那樣忙碌。
之前的規劃正在一步一步慢慢實行。
每天都在開會和答疑解惑中進行。
倒是從牛棚裡麵回來的那些教授,乾部,有的閉口不言。
有的人哪怕抱著革委會在榨乾他們的最後一點價值的想法中也願意奉獻。
已經出了塑料風扇的樣品。
還有一個研究沼氣池的教授,隻願意和顧立夏溝通,顧立夏知道可行性,給予充分的鼓勵,答應開春就做。
剩下的人都不願意。
顧立夏無所謂,反正自己需要的東西係統那裡都有,送來的富貴不要就算了。
每天按部就班上班下班。
江桂花老姑姑在冬至前一天12月21號上來了,坐著送柴火的拖拉機,他們租了村裡的舊拖拉機。
坐堂屋裡說起了之前關於房子的事。
“你們回來了。我也沒去趕那些知青,隻是去通知了一聲,還是住著,住到春耕以後,我打算給他們分家,到時候讓老二和老三搬過去那邊。”
“知青還可以住家裡,你趙叔的意思是算了,先讓他們住著,我不樂意,這是給淮之和淮書拿的雞蛋,知道家裡不缺,我的一點心意。”
“倒是你們,村裡沒了房子不說,宅基地還劃的離村子裡有些距離,也不知道你們咋想的。”
“明年開春我們也回老家重新蓋房子去,淮南也大了,現在家裡一共劃了我和江文的一份宅基地,秀兒的一份,孩子們的7份,我和江文商量了,就蓋一套房子。”
“就一套?”
“對。”
“那會不會有點少了,將來結婚了住不開的。”
“一人給留一個屋子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