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的緊巴成這樣,還麵臨退伍,楊建平的媳婦李翠就盼著這會能給自己安排一個工作,可是江城這一次接收的退伍軍人太多了,根本不可能安排家屬。
李翠想找顧立夏,被楊建平給按住了。
生產指揮部的部長,也是副團退伍,不過,不是江城軍區。
而是崔大爺大娘的三兒子崔澤,媳婦是沈佳男。
顧立夏這才知道,他家三兒三女。
前三個都兒子,後三個都女兒。
沈佳男回來接了婆婆崔大娘的班。
崔大娘今年10月正常退休。
三兒子一家回來,崔大娘就辦了退休,讓兒媳婦去上班。
崔澤把院子買在了西城區,離東西兩邊哪一邊的單位都近,反正都是騎自行車。
江文現在去機械廠上班騎自行車也隻需要20分鐘。
裡外2條街打的是光鮮亮麗。
裡街是沿著建完的房子開始,每一100戶房子之間有房間距直接打出來,直接打到了各廠區的門口。
其他的空地,什麼時候需要修建了,再做處理就行了。
這些人裡,顧立夏一個都不熟悉,可有一個好處,聽話。
林多福反映,以前吩咐下去的工作,大部分的人都不情不願。
現在,一說做點什麼,就隻有一個字,是。
可惜,天氣冷了,不能修橋鋪路了。
顧立夏今天見2個人,張春林,馮金。
怎麼說呢,也談不上彙報工作。
就是說說之後的計劃。
顧立夏上任以來的大刀闊斧,所有人都看見了。
最起碼解決了居住擁擠的問題。
又解決了知青的問題。
今年又提高了農民收入,這些,張春林都是要寫進報告裡邊的。
顧立夏過來,主要是接受思想教育,思想考核。
這個上麵,係統不會讓顧立夏卡殼,顧立夏自己也一樣,機械廠宣傳部真的不白待。
上個月,顧立夏剛和渝城第一汽車生產廠,訂了40輛jt660型長途客車。
其中,4輛用作環城公交。
革委會留一輛。
剩下的都跑固定路線,連接東邊縣城搞運輸。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江城的一切也不能完全依托火車。
火車從南到北,帶不動江城直轄的縣城的發展。
顧立夏想了解江城,不能隻了解江城這一個地方。
得了解全部。
顧立夏思維發散著,張春林和馮金進來了。
“坐,顧同誌,辛苦了。這一年解決了江城大大小小的問題,今天是趁著這個機會,考考你。”
顧立夏免不了要說幾句場麵話,“檢驗農村工作實效的一個重要尺度,就是看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沒有。”
“要想富,先修路,路現在隻能說是修好一半了。接下來,打造特色產業,張家村種梨樹,而梨,櫻桃,柿子,杏,核桃,海紅果,海棠,板栗,山楂,獼猴桃,這都可以說是一些村子裡的特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