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讓外人住到家裡來了,許多匡已經有了房子,很快就會娶妻生子,娶妻品行如何,根本不能確定,回去說點什麼,家裡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不像林多福,王樹國,葛軍他們三個人,從一開始住進來,每次都是葛軍跟著去小樹林那取東西。
當然,他們也吃不少,他們的票在部隊裡的時候經常寄老家去了。
到了江家,吃的好了就不好意思了,自然也消耗在了江家。
所以,這三個人不一樣,情分不一樣。
王樹國和林多福的情況,都是被親戚收養了之後長大的。
王樹國有2個姐姐和一個妹妹,家裡父親上山打獵被野豬傷了,沒看好,半個月就沒了。
母親生小妹難產去世。
十二歲的大姐,抱著妹妹求了村裡嬸子借了半個月的奶,米糊糊喂大。
僅僅過了一年,大伯就看上了家裡的房子,要給堂哥娶媳婦用。
給大姐打聽了人家。
是一個啞巴,在鎮上國營飯店做切菜工。
家裡隻有母子二人。
可以說,在王樹國心裡,姐姐姐夫的媽,也是他的媽。
大家十三歲出嫁,帶著3個拖油瓶,大姐夫讀了初中。
婆家就讓大姐也讀了初中,剩下的二哥,王樹國自己,小妹今年高中畢業。
二姐的婆家也是找的村裡的木匠,憨厚老實,就是太聽老娘的話了。
王樹國早就問了顧立夏了,能不能給他小妹找工作。
顧立夏給了肯定答複,這就等今年畢業了。
而林多福,解放戰爭都過了,泥石流沒了爹娘,家裡就他一個人,三叔要房子,隻能收養他。
收養以後,三叔還可以,三嬸沒有一點好臉色,神神叨叨,勉強初中畢業就立刻參軍了,發了工資和票據,以填飽肚子為主。
三叔那裡一年50塊錢打給村長轉交,回去看了爹娘就走。
沒來江家之前,林多福以為三叔做的很好了,自己讀了書,長大了。
來了江家以後,看著淮南三兄弟的待遇,少年宮學藝,家裡糧食零食櫃子都敞開了。
淮南剛畢業就有的工作。
問題出在哪裡了,江文和顧立夏都善良。
而不是一個白臉一個紅臉,夫妻倆打配合。
所以,淮南三兄弟在家裡落落大方。
特彆是江家村這邊修房子,一早就留下來的一人一個的房間,很明顯,淮南已經長大了,今年馬上17了,過不了多久就能結婚成家的年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