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號,顧立夏參加了勝利橋通行試行。
用時2年,勝利橋順利完成。
顧立夏又提出來了在東城外麵更遠的地方,吳家村的位置和對麵武家莊建橋,這一次,沒有人不配合。
隻有保證完成任務,一切正常。
9月1點又開學,淮北帶著一串弟弟去報名。
院子裡的蘋果樹上的蘋果也全被摘下來放到了儲藏室。
江家院子裡的樹,每棵樹的間隔10米。
有2顆棗樹,2顆梨樹,2顆蘋果樹,2顆葡萄樹,2顆杏樹,4顆核桃樹,2顆櫻桃樹,2顆柿子樹,2顆海紅果樹,2顆海棠樹,2顆板栗樹,2顆山楂樹,2顆獼猴桃樹。
今年杏樹,櫻桃樹,獼猴桃,這三種都沒有掛果,掛了果的除了棗樹,最多的就是梨樹,其他都稀稀拉拉的,畢竟第一年嘛。
秋天一到,顧立夏借著澆花,給果樹漏了不少的功德泉水,甚至大晚上讓係統幫忙漏功德泉水。
爭取明年,碩果累累。
顧立夏去看秋天的莊稼地,此情此景,隻想吟詩一首。
想提筆寫下詩句千行………想改革開放,想機械化種植。
很快,9月18日——海城人民日報刊登恢複技術職稱,建立考核製度,實行技術崗位責任製的決定。
顧立夏又一次去海城學習,回來傳達會議精神,有了想法,但是得等。
10月5日——海城委員會作出《關於辦好各級黨校的決定》。
10月9日——“文化大革命”期間停辦的黨校舉行開學典禮。
全國各級黨校隨後相繼複校。
而江城還沒有教學點,以前是用學校,現在,顧立夏的意思是專門修一所學校,會議很快就被大家舉手表決通過,10月9號開始修建,就挨著中學過去建。
院子裡的棗熟了,一早上時間,江文打棗,孩子們撿棗,撿了夠300斤,晾曬到各個屋的窗台上。
10月12日——海城決定高等學校招生實行統一考試,並批準了教育部《關於高等學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見》,開始恢複招收研究生政策的執行。
10月21日——《人民日報》刊發《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的消息,高考製度正式恢複。
全國高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複高考的招生對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複員軍人、乾部和應屆的高中畢業生。
會議還決定,錄取學生時,將優先保證重點院校。
醫學院校、師範院校和農業院校,將分彆注意招收表現好的赤腳醫生、民辦教師和農業科技積極分子。
學生畢業後由國家統一分配。
這一通知出現在廣播裡,報紙上。
本年度的高考將於一個多月後在全國範圍內進行。
這一次激勵了成千上萬的人重新拿起書本,加入到求學大軍中去。
12月10日,高考第一日,上午考語文,作文題二選一。
下午文科考生考史地,曆史/地理一張卷,各占50分。
理科考生則考物理化學。
12月11日上午考數學,下午考政治。
高考四門課,兩天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