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第二天崔占軍去找了鄧老爺子。
老爺子對於底下人這般支持自己的工作高興的很,給了定心丸,“沒問題。”
江城軍區領導碰麵以後也是全票通過,很快,各軍區接到了關於高考的保衛工作。
人民日報也總結發布了這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
陸長征還是自己回的,誰也不知道試卷什麼時候出發,陸長征問都不敢問。
………
隨著陸長征回來,海城人民日報也發了重要講話。
恢複高考是社會對知識需求的迫切和對教育改革的呼聲。
高等教育製度經曆了多次改革和動蕩,最終在1966年取消了高考。
恢複高考意味著教育公平的回歸。
恢複高考,讓每一位有誌青年都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
高考將為我國培養大批優秀人才,為國家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恢複高考激發了全社會對知識的尊重和追求。
高考的恢複,讓人們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激發了全社會對教育的關注,每個人都想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了確保公平公正,現由國家的,人民子弟兵參與到這一項重大事件當中,以確保考生安全,考題安全。
顧立夏開始給家裡這四個人開始最後的突擊訓練。
也就是照著之前係統調出來的其他地方的高考題寫出來,大家一起做,錯了顧立夏或者是江文講一下。
每天6點下班,吃飯,洗漱,然後8點學到10點,經常江秀能坐著睡著。
12月10日,高考第一日,上午考語文,作文題二選一。
下午文科考生考史地,曆史/地理一張卷,各占50分。
理科考生則考物理化學。
12月11日上午考數學,下午考政治。
恰逢周六日。
9號,顧立夏忙了一天,安排考場,確定考生進考場的流程,廣播上發通知。
提前公布了哪些人在哪個學校參加考試。
7個學校全部用上。
按姓氏分了哪個學校考試。
並且分了考場,手持革委會發的準考證進校門,隻允許帶2支鋼筆,其餘文具都不允許,一律按作弊處理。
試卷還沒到,晚上到,陸長征堅守崗位。
10號,開始考試了。
顧立夏進的是革委會旁邊的春暉小學。
江家其他人進的是革委會旁邊的崇德中學。
一早,吃了麵條,告彆家裡孩子,顧立夏開車往革委會趕,下車,各自往學校走。
顧立夏手持自己的準考證站那,軍區的戰士對了14考場21號考生,顧立夏順利進考場。
不過10分鐘,一個考場的人就都看完了,集合完畢,帶隊上廁所,帶隊進考場,按考號坐好。
15分鐘後,打鈴了。
很快,試卷和草稿紙一起發了下來。
答題時,隻抄大小題號,不抄題。草紙隨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