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化工大學365。
海城師範大學360。
………
江秀心裡徹底死心了,海城大學是上不了了。
顧立夏預估自己估計離滿分差1分到5分。
看來,得根據國家的需要學數學和物理了。
希望江文和淮南穩定發揮,讓叔侄倆去學吧。
顧立夏自己,還是想做這革委會的工作。
做保駕護航的工作。
淮南聽著廣播上的分數線,大概預估,自己差不多380分沒問題。
江文也是一樣的想法。
淮北就簡單了,不行明年繼續考,班裡參加高考的人有16個,大家都抱怨題目太難了。
淮北都不知道該不該附和。
賣工作的事江文去找了白副廠長一說,下班之前,江文就接了白副廠長的1500。
說好了通知書到了就簽字,辦理交班手續。
江文考上大學是板上釘釘的事。
不然怎麼會放出來要賣工作的消息。
這就是心中有數。
坐辦公室畢竟和車間不一樣。
江文拿回來錢,先沒說,顧立夏收了以後就沒有管。
也沒有問各自的估分情況。
第二天的填報誌願工作還是在革委會進行。
隻能選2個學校。
江文和淮南選了海城科學技術大學和海城大學。
淮北就填了一個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江秀填了海城大學和海城師範大學。
顧立夏自己,海城大學,海城工程大學。
填誌願填了2天。
整理,郵寄。
顧立夏開始盤算海城買個房子,總歸這麼多人過去要住。
更何況,都去讀大學了,孩子們也得轉校。
不能留江城,顧立夏一個人照顧不過來。
這就差不多等於集體搬家了。
買。
買個大院子。
買院子,有錢就簡單多了,找海城革委會的人,他們知道哪些地方的房子沒有糾紛。
眨眼睛,冬至都過了。
淮之天天跑門口喊爸爸。
淮書就沉默多了,也不去。
可是江寒還是沒有回來。
人正在深山密林中,和特務展開殊死搏鬥,王家灣的村民聽見了山裡有槍聲,報給了縣城武裝部。
武裝部的人蹲守了半個月也沒有發現人在哪裡。
而江寒他們7個人,參與去國外接回一個帶著圖紙的機械專家的任務。
本來就是協助,很快就回了國。
從西往東走的火車上,抓了4個人販子,解救了14個孩子。
隻能中途下車,到了汕城的懷遠縣城,剛說明情況,就得知了這情況。
考慮一番。
“去看看。田力和牛解放繼續坐車回去。我們5個去看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