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個時候,自然人們都會自覺早到遲退。
………
小孩小孩你彆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餐,
唏——哩嘩啦二十三。
臘八節到了。
大米、小米、玉米、花生、紅棗、糯米、花生、紅江豆、核桃仁、瓜子、花生、葡萄乾。
一骨碌全部都泡上。
淮南熬的臘八粥,又香又甜。
今年就不一樣了,江家的臘八粥除了送崔大娘家。
還送顧立夏的三個同事家。
沈佳男有婆婆帶著,2家人一鍋吃飯,回了臘八粥。
趙四香也回了一碗。
李翠撈了一大碗酸菜。
臘八一過,飛了2場雪,就到了小年。
小年,華國傳統節日,也稱“交年節”、“灶神節”、“祭灶節”、“小年下”、“小年節”。
民間供奉的灶神,是一對老夫婦並坐,或者是一男兩女並坐,就是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畫像。
一般貼在鍋灶牆上。
小年,通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在這一天人們要開始剪窗花、掃塵土、理發、洗浴、吃灶糖。
小年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過年,辭舊迎新、迎祥納福。
家裡的男同誌們一人一個拿手菜。
過油肉。
魚香肉絲。
尖椒肉絲。
香辣肉絲。
蔥爆肉。
糖醋丸子。
辣子雞丁。
小雞燉蘑菇。
鹵豬蹄。
豬肉白菜餡子的餃子。
家裡已經沒有人再念叨通知書了。
“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心想事成。”淮南第一次主動端了酒杯,給四位長輩敬酒。
“是,我們都能夠心想事成。”江文附和。
顧立夏也點頭捧場。
淮序端麥乳精和哥哥碰杯。
大家都知道,年一過,3月1號開學。
提前就得走。
聽著收音機裡麵放的革命歌曲。
在小孩子無憂無慮的笑聲中過完了小年。
很快,江寒領著淮南三兄弟去上墳。
……
臘月二十六。
江寒和淮之還有淮書的生日也到了。
一早上起來,江文就逗淮之,“你知道你今年幾歲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