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貼補錢這些,江文一點兒也不覺得江秀婆婆給的多。
畢竟,顧立夏搗騰手表的時候江文全程都跟著呢。
住了一段時間以後,倒是覺得還可以,不指手畫腳的老人是很受歡迎的。
如今,淮南的姥爺,雖然的確是過來做手術。
江文是真的不歡迎,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家,隻知道吸女兒血的人家,兒子是寶,女兒是草。
羅家三兄弟什麼也不乾,就是家裡的寶貝。
羅三妹搬空自己的小家供養著娘家。
娘家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所以,江文對大嫂娘家那邊的親戚的印象很差。
淮南他們的姥爺,姥娘,舅舅,舅媽,姑舅,三代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
打顧立夏嫁進來,就是淮南自己聯係那邊的親戚,寫信,寄包裹,那邊是怎麼回這邊的?
隻有一封信。
大哥的戰友寄回來錢和票還有海貨。
這是異父異母的兄弟。
他們是大嫂的娘家人,村子離海邊並不遠。
如果勤快的話,隔三差五的可以去趕海。
但是,羅家人就是懶。
因為還沒有分家。
大房想著二房和三房占便宜。
二房想著大房和三房真便宜。
三房想著二房和大房占便宜。
總歸三個兄弟家裡都互相猜忌著。
然後,就沒有一個人積極掙工分。
日子就這麼渾渾噩噩的過。
反正老娘能從妹妹那裡拿錢拿票拿糧食。
過一天算一天。
這些都是眼睛看見的,江武這個大哥說的。
江文不想和麻煩打交道。
影響人的心情。
“不知道,看你侄子怎麼決定的。”顧立夏動也沒動一下。
“淮南那有他的工資,讓淮南自己看著交住院的醫藥費,至於那2個,還要在醫院陪護呢。”江文想到了大侄子上班以後,都沒有叫他交過生活費,手上還是有一部分錢的。
“本來我也沒打算管,他們已經長大了,這就是他們的親戚,他們應該自己做這個決定。咱是不能見死不救。但是,咱也不能全都大包大攬。”顧立夏怎麼能不懂江文的意思?
孩子大了,該自己了解一下社會是什麼樣的,又有什麼樣的規則?
更何況,那不是顧立夏的親戚,顧立夏的親戚全都在這個家裡呢,江城那邊顧家識相的很,鐵飯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