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皮甲與弓箭的思考_史前部落生存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史前部落生存記 > 第194章 皮甲與弓箭的思考

第194章 皮甲與弓箭的思考(1 / 1)

熊部落現在使用最多的是用竹子做的單片弓,因為材料簡單、製作方便,幾乎每個成年人都能拉動。

但是這種用竹片製作的弓,按照後世的計算,最多隻有個1530公斤的拉力,射程很短、殺傷力也不高。要想提高弓箭的威力,就要尋找各種材料,尤其是周圍能夠取用的樹木,另外包括製作箭支的材料也很重要。

部落現在使用的弓,基本上用兩種材料來製作:一種是陰乾的老竹子,這種竹片製作的弓,應用廣泛,取材也相對簡單,雖然威力小了一些,但適合日常訓練和大規模集中使用。在這次圍獵的過程中,羽落等人就帶著這些弓箭給試圖衝破封鎖的獸群予以殺傷。

另外一種製作弓箭的材料,則是柘木或者柞木,前者在熊部落周圍的森林裡分布廣泛,後麵一種被後世稱為橡木,在這次探索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不少。

今年熊木他們的任務,除了製作鐵器之外,還要利用現有的材料,把部落的弓箭儲備給提升上去——不是儲備單片式竹弓,而是製備硬木弓或者是複合弓。

竹子製作的弓箭雖然能夠麵對熊部落遇到的大部分局麵,但誰也不會嫌棄自己家裡有更好的武器裝備,所以利用這些材料,製作弓箭出來,也是熊洪和熊木等人這個冬天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華夏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弓箭製作的經驗非常豐富:古書就有記載,製弓以乾、角、筋、膠、絲、漆,合稱“六材”:“乾也者,以為遠也;角也者,也為疾也;筋也者,以為深也;膠也者,以為和也;絲也者,以為固也;漆也者,以為受霜露也。”

雖然熊部落的簡易弓箭沒有這麼複雜,但提前做好相關的準備材料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路就在這裡,無論願不願意,弓箭的發展過程就需要一點點地把這些因素給湊齊。

而且據熊洪所知,弓箭所帶來的作用,將會在以後越來越多地展現出來,所以熊洪才這麼不遺餘力地,讓族中適齡的青壯年都必須日複一日地練習這種遠程武器,同時加大對這種武器的研究和生產。

除了武器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裝備就是防具,包括單個族人身上的甲、盔以及小隊作戰所需要的盾、牌等。

“孚甲以自禦”,在捕獵的過程中,熊部落的族人們開始學習獵物,逐漸加強了對自身血肉之軀的防護,最直接的,就是將動物的皮給披覆在自己身上。

部落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就安排族人利用堅韌的牛皮來製作皮甲,但牛在熊部落主要用來乾農活、運輸,不允許宰殺,故而牛皮的數量很少;而其他動物的皮,沒有牛皮這麼堅韌,所以以牛皮作為材料的皮甲依舊不多,隻能勉強湊個十幾副出來。

這種皮甲跟後世的相比要差太多,甚至以熊洪這種能將就的眼光看來,也是很粗糙的產物:整個皮甲分為頭部和胸甲,頭部就用這種硬質的牛皮,縫成了一頂帽子狀的東西,套在頭上略感沉重;而胸甲就是一大塊生牛皮,裁成軀乾的樣子,用幾條皮革在背部打了個結,而且胸甲也很短,最多隻到襠部,再長,就影響正常活動了。

把這玩意稱為“皮甲”得是要多昧著良心啊,熊洪無力地吐槽著,但看著懵懂的熊花熊草他們,滿腔的牢騷也隻能化為一聲輕歎,“你們做的還不錯,不過還需要在這裡再調整調整……”

古代最早的皮甲其實用的是犀牛皮,隻不過熊部落這裡目前還沒有發現,可能再往南方去有可能會有收獲,所以熊部落目前仍舊隻能用牛皮為原材料進行製作。不過雖然現在的“皮甲”看起來很簡陋,但依舊有一些防護的能力。

經過測試,在30米及以上的距離,用木矛就不容易被紮穿,就算被紮進去,矛頭也隻能深入幾厘米;在15米的距離,木矛能穿透,不過要比沒穿甲受到的傷害低很多。

對於弓箭,除了鐵製的箭頭能在30米以上的距離射穿皮甲給後麵的靶子造成傷害,剩餘的石質、木質、骨質的箭頭,都不足以穿透厚實的皮甲,造成嚴重的傷害。

而對於近戰來說,有甲和無甲的區彆更是明顯。同樣的長矛穿刺,用作實驗無覆甲的豬肉,被戳出一個深深的大洞,而有甲覆蓋的,受到的傷害也少了很多;對於鈍器的防護倒是沒有那麼好,不過也要比沒有披甲要減輕了不少的傷害。

除了皮革,一些堅硬的木料也是可以用來製作甲胄的,不是製成一個整塊的甲,而是采用後世的辦法,將木材或竹片做成一個個小塊,現在其他的部落,基本上沒有什麼遠程攻擊的手段,最多就是擲矛和扔石頭,隻要身上有個簡單的防具,基本上就能在一定的距離免疫他們的攻擊。

熊木等人根據熊洪的要求已經做出來了藤甲和藤盔,取材也很簡單,就是淩河區域的一種藤蔓,經過收割、修整、浸油以及編織定型後,就能形成符合要求的甲胄,在三十米的距離上,能夠防禦絕大部分的石頭和短矛的攻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除了藤條,部落這邊還用柞木和竹片製作了一些鎧甲,防禦力也很不錯,除了有些行動不便之外,也堪一用。而這些藤條、硬木所製成的盾牌,也非常有效果,尤其是防禦弓箭。

雖然其他部落目前沒有弓箭出來,但這種結構簡單的武器,隻要看一眼他們就能學會,熊洪很擔心在以後的部落衝突中,敵對的部落會使用這樣的武器,現在不得不準備防禦的裝備。

而且也不能隻防禦軀乾,對於四肢尤其是頭部,也需要進行防護。

對於部落的馬匹,熊洪也打算給它們裝備上一些防具,為了以後能有一支著甲的騎兵隊伍而努力。

這些防具,要準備起來可不是短時間裡就能完成的,熊洪不是沒考慮用鐵打造一些鎧甲出來,但防護力過強甚至溢出,對現在的熊部落而言並無太大的必要。現在部落的其他武器、工具都急需鐵,鎧甲也能用牛皮、竹片、藤條等這些東西湊合著用,鐵甲就隻能先放一放,將最珍貴的鐵料,用在工具的生產上麵。

“這些竹弓馴的怎麼樣了?”

這幾天,將部落的各項製度給製定出來後,他總算有些閒工夫了,不過也沒能休息太久,就被熊木找上門來,拉著一起去研究要改進或發明的武器裝備。這讓熊洪直呼慚愧,熊木的敬業精神簡直如同後世007的“核動力驢”。

“你看,這兩邊弓臂的形狀有些不一樣,左邊變形更厲害一些,”熊洪指著掛在木架上緊繃的弓弦說道,“需要把右邊弓臂再削掉一些,那裡、那裡都有些厚了。”

雖然現在部落絕大部分的弓都是用木片製作而成的,看起來威力並不算很強,但搭配上鋒利的箭矢,對付那些野獸,造成的傷害也算是綽綽有餘。

部落現在有不少製作弓箭的竹片,經過打磨之後一片片地擺放在熊部落圍牆裡專門製作弓箭的工坊裡,這裡很是重要,在熊洪看來,這裡的重要程度要比隔壁的擲矛、長矛製作工坊還要高一個等級。

這裡的負責人暫時由熊木負責,由於鐵礦石的缺乏,煉鐵坊那邊已經停下了熔煉,正好需要拆掉高爐重新規劃和擴建,熊木和熊山就帶著人回到了圍牆這裡,在熊洪的指派下專門負責研究弓箭的製作。

“好,這就取下來打磨一下。”

弓箭坊不算大,是一棟上下兩層的磚木結構建築,坐北朝南,靠著圍牆內部道路的一側。建築長13米寬15米,底下一層約200來平的空間裡,被一堵南北走向的牆壁隔成了兩個部分,大門在東側這邊,從大門進入,是一條直通北牆的通道,寬兩米多,通道兩側則是製作弓箭的“工作台”。

工作台靠著過道兩邊的牆壁,擺放著幾張桌子,互相之間用隔板隔開。每張桌子大概有兩米長、六十厘米寬,兩張桌子之間相距約有二米半,東側這半間,擺了8個工作台。

西側有道小門,布局與東側類似,同樣也有8個工作台,隻不過在入口處還有一道樓梯通往二樓;

工作台旁邊的牆壁上,擺放著很多工具,諸如手鋸、斧頭、刨刀、弓鑽、等鐵質的工具,還有墨鬥、尺子、圓規、炭筆等繪製工具,剩下的一些工具,也都整整齊齊地掛在牆壁上麵的木釘子上,方便在這裡製作弓箭的族人取用。

原先熊洪是準備引入後世的那種流水線製作的方式,可他有些低估了竹木弓箭的製作難度,也沒有考慮到實際的情況,所以之前製作的弓箭,雖然數量也不少,可準確度太差,威力大小也不固定,隻能在狩獵任務中起到輔助的作用。而且部落現在麵臨的危險也不多,對於快速武裝族人並不是太迫切,利用流水線製作的方式,雖然很快,可是做出來的成品質量參差不齊,綜合效率反而比不上像熊木這樣熟練的族人。

倒也不是流水線不先進,不過以現在熊部落這些族人的技術水平,哪怕是用流水線的方式,製作出來的竹弓也達不到實戰的要求,還不如讓這些族人自己先用這些材料練練手,在製作中尋找經驗。不然製作再多的這種弓,除了用來訓練,也派不上太大的用場。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拳之下 我真是被迫加入樂隊的! 逆行諸天萬界 穿成極品惡婦,靠美食養崽逆風翻盤 從影評人到文娛大佬 獻祭辣條出紅光,拜金前任悔哭了 一人:師兄張之維,通滿級金光咒 全球異能:隻有我在修仙 奇俠係統 滬上來了個小神獸,叉腰旺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