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原始集體主義
“族長,這是部落提交“成親”的人員名冊,其他居住點的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送到。”
白茅這幾個月學習部落的語言速度飛快,現在已經能夠熟練地跟熊洪交流,讓熊洪很是刮目相看。
“好,拿過來我看看,”熊洪放下手中的竹簡,暫停了案頭的工作,“嗯?不錯嗎,現在一個個都找到配偶了,挺好。”
白茅遞過來的竹簡上,上麵有很多熊洪熟悉名字的族人,但更多的是不熟悉名字的族人。
跟隨他忙碌了一年的族人中,有好多都出現在了這個名冊裡,比如熊皮、鹿皮、熊大等人,熊洪看到他們終於有了配偶,也是“老懷大慰”,臉上說不出的高興神色。
這幫家夥跟著熊洪這兩年走南闖北,沒有多少時間在部落裡休息,並且從諸部融入進來之後也沒有多少空閒的時間,現在既然有成親的打算,那熊洪也是非常讚成。明年再生下來一些熊孩子,那就更加完美了。
“欸?你妹妹是不是叫白葉?”熊洪看到熊皮這個非常熟悉的名字,在後麵看到女方是白葉,於是隨口問道,“熊皮這小子可以啊,不聲不響地把人生大事給解決了,我還以為要像我這個族長一樣,打上一輩子光棍呢。”
熊洪自我調侃的語氣聽在白茅耳中卻是另外一個意思,白茅連忙說道,“族長不知道,不僅在本部這裡,每個居住點都有好多女性對族長仰慕的很,隻要族長點頭,今晚來宗廟報名的人就能排到圍牆外。”
“額,我就是隨口一說,你不要當真,”熊洪擺擺手,試圖緩解尷尬,“好了說你吧,你妹妹都要成親了,你有中意的姑娘嗎?要是有,我這個族長來幫你說。”
“感謝族長好意,隻不過我才到部落沒多久,很多人都不認識,等後麵有中意的女族人,我一定請族長幫我去說。”
“好,你妹妹成親,我也沒什麼送的,你妹夫又是熊皮,也跟了我這麼久,”熊洪站起身,從房間裡翻出了之前不知道從哪個部落換回來的骨頭製品,一個形似斧頭的東西,遞給白茅,“這就當我送給你妹妹和熊皮的禮物了,你替我轉交給他們。”
……
熊部落慶祝除夕的場景,讓第一次經曆這種盛大儀式的白葉和骨語感到很是震撼:從早上起床開始,族人們就集合到一起,在提前堆起來的土台前,聽熊洪族長和大巫師舉行祭祀,溝通昊天和先祖;
土台最上麵有一張桌子,上麵擺著祭祀用的三牲:牛、羊、鹿的頭部,作為熊部落溝通先祖的獻禮;大巫師帶著熊祀等人圍著台下的火堆跳起了熊部落流傳下來的“舞蹈”,口中振振有詞,像是在與先祖溝通;從其他部落集中過來的巫們,也圍繞著熊巫等人,做著各種動作。
熊洪從台上往下看,40餘人組成的祭祀團體,排著整齊的隊形,做著統一的動作,看起來頗有威勢。從他們的“舞姿”中,熊洪竟感覺到一種從亙古時就傳承下來的古樸、神秘,感受到了洪荒時代的氣息撲麵而來,動人心魄。
與昊天和先祖溝通的祭祀舞蹈之後,就是熊洪將一卷寫著禱文的竹簡丟入火中,伴隨著煙氣和火焰,逐漸燒成碳灰。
熊洪沒有進行發言,為了保持神秘感,同時也為了讓族人們更加感受到儀式的肅穆,他便取消了這個發言環節,改由將竹簡投入火中。
土台的最上方,還擺放著這兩年部落製作出來的新奇物品,當然這隻是用泥土捏出來的模型,整齊地擺在桌子的兩側——這些模型是用陶土捏過之後,再放到爐子中燒製而成的,很是堅硬,熊洪覺得保存個幾百年沒有什麼問題。
這些風扇車、船隻、脫粒機、水碓等模型做的有些粗糙,不過對於熊部落的族人們來說,知道是怎麼回事就可以,不用那麼在意細節。而且等到祭祀結束之後,這些陶製的模型也會被埋到地裡,更加不用做的那麼精細,浪費時間和精力。
“……部落今年新加入了很多族人,你們跟著我熊洪做了很多事情,為部落立下了很大的功勞,部落不會忘記你們……現在大家跟我一同飲用這一碗水,喝了這碗水,我們就是一個部落的族人,從此生死與共,榮辱相依。”
熊祀等人穿梭在族人排成的隊列中,給每個族人倒上一碗水,而接到水的族人,尤其是新加入的族人,表情十分肅穆,幾百人的隊列中,甚至沒有發出多少聲音,連熊丫這些小孩子們,也驕傲地端著水碗,站在隊列的最前方。
等所有人都拿到水之後,熊洪在台上率先舉起碗,一飲而儘,然後將手中的陶碗翻轉過來,沿著碗沿,滴在高台上幾滴水珠。
其他族人有樣學樣,即便是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的人,也學著熊洪和身邊的族人,將碗裡的水一飲而儘。
經過這個儀式,骨餘覺得自己的胸膛裡麵似乎有一團火在燃燒,神情激動的他,仿佛能聽到周圍的族人跟他是一樣的心跳,又一次感受到了部落帶給他的震撼,一種歸屬感油然而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自從前段時間熊洪探索白河諸部之時,用兩袋鹽將他換來,骨餘就對這個救了他性命的部落非常忠心,而部落安排的一切事情,他都不折不扣地完成,不僅讓熊洪熊巫等人刮目相看,也成為其他白河諸部加入熊部落族人的榜樣。
現在的骨餘,基本上學會了熊部落的語言,文字方麵稍微欠缺一點,憑借著這個學習能力,他與從骨部落一路扶持過來的配偶和孩子,得到了部落的祝福,也分到了房間,如同熊部落的成員一般,並且跟在熊巫後麵,處理一些族人的學習、教育問題。不過他最懷念的,還是當初在白骨洞營地那邊殺魚的經曆。
儀式進行的很快,畢竟外麵比較冷,熊洪也不想讓大家待在外麵受凍,當然也不想自己受凍,所以不到半個小時,今年除夕的祭天儀式就結束了,這也標誌著熊部落除夕的正式到來。
熊部落這兩年物資豐富了很多,但還是不夠給每個族人發放一份“新春大禮包”,原本計劃包含的一套麻布衣服、獸皮大衣等物資,由於人口的急劇增加,縮水成了一塊麻布毛巾、一頂獸皮帽子。但即便如此,對於熊部落的族人們來說,尤其是後加入的族人,也是相當驚喜且實用的一件事。
熊部落目前仍處於原始的集體主義階段,大部分生活物資和生產工具均為部落共有。然而,隨著生產力的提升,熊洪開始思考在部落內部逐步實施“私有化”的可能性。
在這個時代,個人或小團體幾乎無法獨立在野外生存,這也是部落刑罰中包含驅逐出部落這一懲罰的原因。一旦被驅逐,個人幾乎等同於被判了死刑。
惡劣的自然條件,使得原始人無法僅僅依靠個體的力量存活下去,離開了共同體,無疑意味著個體的死亡。“生存和發展在那裡表現得極其殘酷無情要麼依賴集體而生存,要麼背離集體而滅亡,幾乎沒有中間道路可供選擇”。
部落成員不擁有生產資料,如土地、工具、牲畜等,這些都由部落掌控,並集中使用、統一調配。熊洪認為,目前這種模式仍適合部落的發展,因為它能集中人力和物力,完成一些個人無法獨立完成的任務,例如修建道路、進行農耕、搭建橋梁等。
然而,讓部落成員逐漸擁有自己的“私產”並不會與部落的集體生活產生衝突。
實際上在部落中,每個成員都擁有一些自己喜愛的石頭、骨頭製成的手鏈或裝飾品,還有一些成員自製的武器和工具,部落並未下令收繳,反而在有族人因為這些物品產生爭執時,會進行介入,保護族人的這類物品,這表明私有化在實際生活中已有雛形。
熊洪將部落成員分散到各個居住點,形成統一管理的村落,這背後也有推動私有化普及發展的目的。古語有雲:“有恒產者有恒心”,熊洪深知,在華夏曆史中,許多朝代的更迭和生產力的發展都與生產資料的擴散和分配息息相關。
在熊部落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比如說集體耕種的效率反而沒有族人自己耕種的效率高,那這些開墾出來的土地就會分配給族人自己耕種,這塊土地就有可能會成為族人的私產,而部落從土地和依附土地而存在的族人身上,收取一定的收獲和勞動力,作為對部落保護族人、借用工具等的補償,就成為了後世“稅”“徭役”的雛形。
而這種取代原始集體主義的私有製,就算熊洪不去推動,也肯定會發生的,私有製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就會形成奴隸社會,要比原始集體主義更加先進的社會階段。
深知曆史發展規律的熊洪,知道進一步提升這個時代生產力,在原始社會的“集體主義”基礎上,逐步推進族人擁有私產,並不矛盾。
集體生活有集體生活的好處,他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資源,統一調配,尤其是以現階段的原始社會來說,生產力的要求就是得依靠集體的力量,所以至少在這幾十年間,熊洪還能在的情況下,部落依舊是采取這種原始的集體主義。
畢竟,熊洪並不打算將土地、工具、牲畜等分配給每個族人,他明白當前階段的發展任務,以及部落最需要的是集中力量完成部落建設,如修路、農耕等,積蓄力量,不斷地提升生產力,讓族人們生活的更好。
但這並不意味著不能給予或者讓族人保留一些屬於自己的物品,隻要不是能破壞部落生產力的東西,那都可以接受,這樣也能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工作,更加珍惜部落財產。
熊洪深知,生產力的發展不僅需要部落的集體力量,更需要每個族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賦予族人一些私產,正是為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使他們更主動地參與到部落建設中來。
當然,熊洪也清楚,這一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地將所有生產資料分配給族人。
當前部落仍需集中力量應對各種挑戰和困難,如野獸侵襲、自然災害等。因此,熊洪計劃在部落發展過程中逐步推進私有化,讓族人逐漸擁有更多私產,同時也使部落更加強大和繁榮。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