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斜織機_史前部落生存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42章 斜織機(1 / 1)

第242章斜織機

在解決了紡車的問題後,接下來就是對織布機的效能進行提升。

從後世而來的熊洪,雖然對古代的織機怎麼製作一頭霧水,但好歹去參觀過金陵的江南織錦博物館,裡麵就有介紹織機的知識,而且還有一架巨大的樓織機,甚至當時還有人在現場演示過。這讓他在感歎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之餘,對紡織產生了極其強烈的好奇心,也在那段時間裡,認真查找了織機的相關資料。

從原理上來說,織布就是編織的過程,如同熊洪當初編織漁網一樣,將線按照規律編織成一片。而無論是外國還是華夏,古代的織機都有五大運動,它們是開口、引緯、打緯、送經和卷取運動。

開口運動是按織物組織的要求,由開口機構傳動綜框做上下升降,把穿在綜絲上的經絲分作上下兩層,形成梭口,為引緯創造條件。

引緯運動是將梭口一側的緯線通過引緯機構引到梭口的另一側。

打緯運動是由打緯機構中的鋼筘,將梭口中的緯線打向織口,使緯線和經線交織成具有一定緊密度的織物。

送經運動是由送經機構將經軸上的經絲,不斷陸續送出,保持經絲張力恒定,使織造能連續進行。

卷取運動是由卷取機構將織物引過胸梁、壓輥、卷取輥,以均勻的張力陸續卷在卷布輥上。

不論是有梭織機還是無梭織機,都是通過以上五大運動完成織造的,所以說五大運動是織機的基礎,是不可缺少的運動。

既然可以用腳踏裝置來進行紡線機的改進,那也可以用這個原理來製作織布機,而熊洪準備製作的織機,就屬於腳踏織機的一種——斜織機,這也是來源於他曾經看到過的一種大型木製織機。

相傳宋朝時候的花樓織機,大大小小的零件有1800多個,熊洪肯定記不住那麼多繁雜的工序和零件,而且他目前也沒有需要在布上提花,所以隻要簡單一些的織機就行。

他記憶中的漢代斜織機,就正好符合他的要求。首先,結構要儘可能地簡單,以熊部落目前的技術水平,可以很快地製作出來;其次,這種織機,能夠提升現在織布的速度,解放更多的勞動力出來乾其他的事情;然後,這種工具可以讓族人們織布時更加舒適,那最好就是坐著,而且有踏板,能夠手腳並用,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坐在炕上或者地上,雙腳沒辦法運動。

大致的圖形,熊洪倒也能畫出來,隻不過具體效果如何,還要實際製作出來進行調試。

準備製作的漢代斜織機也是一種織布工具,在熊洪畫的圖紙上麵,最外側的部分麵有一個機架,而經麵和水平的機座成五六十度的傾角。這樣改進以後,操作的人既可以坐著織造,又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開口後經麵上的經線張力是否均勻,經線有無斷頭。

最巧妙的地方在於利用踏板完成提綜的操作,踏板運用杠杆原理,運行時,織工用腳踏一長一短的兩塊踏板分彆帶動綜線。當腳踏動提綜踏板的時候,被踏板牽動的繩索牽拉“馬頭”提綜擺杆,前大後小,開似馬頭),前仰後仰,就使得綜線上下交替,把經紗的奇偶數分彆分成上下兩層,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強織口。

除了腳踏部分,在這個強織口這裡,原本用的引緯線換成了飛梭,可以在左右沿著滑軌來回迅速移動,提高穿緯的速度。

由於可以手腳並用,雙腳代替了手提綜的繁重動作,這便使得左右手更迅速有效地用在引緯和打緯的工作上。在原本的時空中,斜織機的生產率比原始織機一般可以提高十倍以上,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布帛產量。

“來人,去把熊木熊傑和熊角喊來,”在修改完最後一處不合適的地方之後,被畫滿的紙張也終於把熊洪想要的東西給呈現了出來。

才結束製作腳踏紡車的熊木和熊傑,甚至臉都沒來得及洗一洗,就被白茅從木工坊給薅了出來,在聽到熊洪又拿出一張圖紙後,二話不說,飛速地往這邊跑過來,甚至白茅在後麵都沒追上他們。

“你們看,我將這架織機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熊洪等到他們來之後,便跟他們講解著自己的構想,“機架部分、綜體部分和成布部分。機架很簡單,就是用來支撐綜體和成布兩個部分的,左右各一個,互相對稱。”

“綜體部分包括連縱繩、踏板、綜杆綜線等,主要是將經線按照奇偶數分到筘板裡,再提起或者放下,用飛梭把緯線給穿過去,然後再用打緯刀把這些線給壓實。”

“成布部分包括絞經棒、卷軸和踏軸等部位組成,當綜體部分將麻布給織好後,每織上一定的長度,就將麻布給卷起來……”

雖然熊洪說這是一種最簡單的織機,但還是遠超熊傑和熊角的想象,隻有熊木稍微還能跟得上一些。不過這不影響他們對熊洪的奇思妙想和創造力感到驚歎,如果這種織機真的如同族長所說,能夠十倍於現在的腰機速度,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正憧憬著未來的熊角,被熊傑的一句話給打斷,讓她很是不舒服,但又覺得熊傑說的有道理。

“這個織機現在連木架都沒有,光靠圖紙,我們在這裡猜,也沒有什麼用啊。”

“正是如此,所以喊你們三個過來,”熊洪點點頭,對於斜織機,他並不擅長,但隨著圖紙的逐漸完善,他的信心也越來越足,“怎麼樣?這幾天能不能把這個工具給做出來?我跟你們一起。”

熊木繼續看著圖紙,對於大概需要多少零件,哪些零件需要重新製作,做了一個大概的估計,在將圖紙上麵的內容都記好後,他抬起頭,目視著熊洪。

“如果有族長加入的話,那應該沒什麼問題,我們要做的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把圖上畫著的東西,都給製成零件。”熊木嗬嗬一笑,隻要熊洪能加入,那很多問題或者彎路就不用走,這幾天時間,沒準還真能把這台織機給做出來。

……

接下來的幾天,熊木熊傑將腳踏式紡線機的製作工作全部丟給了手底下的學徒們,而他們和熊角一起,在熊洪的指導下,一步步地把斜織機給製作了出來。

眼前的斜織機,整體長度在2.5米,寬1米左右,高度隻有一人高,在工具的尾部有個橫板當做座位。

在織布的時候,族人坐在橫板上,左右腳各踩著一塊踏板。踏板連接著機架上麵的兩根綜杆,兩根綜杆上共用一根連綜繩,繞過最上麵的一段單獨的綜杆,跟腳踏連到一起。

在左腳踩下踏板時,相連的左側綜杆被往下拉,經線的偶數股就被拉下,與奇數股形成了一個小的三角形空間;接著,用飛梭將緯線給穿過去,再用打緯刀將緯線壓結實;

然後取出緯刀,踩下另外一塊踏板,在連綜繩的帶動下,左側綜杆被提上來,右側的則掉下去,再次進行穿緯、打緯之後,重複以上的流程,一匹布很快就能織完。

從上午開始一直到黃昏時分,熊洪等人一直待在木工紡裡沒有出去,熊角作為操作人員,不僅上機實際操作,還對工具提出了很多的修改意見,這讓斜織機的改進變得更快。

終於,在天黑之前,這台被反複修改的斜織機完成了。

織布的速度讓旁邊圍觀的熊花熊草等人臉色劇變,隻聽見踩下踏板的“噠噠”聲和“砰砰”的打緯聲,中間夾雜著一些軸轉動發出的聲響,很有規律,也讓這些族人們心潮澎湃。

原本腰機織在熊喜改進之後,外側增加了一個木架,用來固定原本需要人腳踩著的地方。雖然改進後省力了一些,但畢竟還是簡單,對於族人的勞動量來說並沒有減輕多少。

腰機織出來的布匹,由於單個族人的雙手間距有限,通常織出來隻有60厘米寬,不到二尺的寬度;而現在製作出來的斜織機,由於有了木架和腳踏板,徹底解放了雙腳,而且雙手要做的工作變得更簡便,所以布匹的寬度,雖然也隻有60厘米寬熊洪認為足夠使用,而且部落現在製作的衣物什麼的,都有了固定的縫補流程),但速度顯然更快。

“機杼”聲響徹在織布間裡麵,圍觀的族人們靜靜地看著熊角的操作,排列整齊的經線,在兩個踏板不斷地運動下,一上一下,而飛梭從中間形成的空擋中快速地左右移動,雙手打緯刀使勁往後一拉,將緯線給壓的緊實。

“這個斜織機太厲害了!”即便是對織布並不精通的熊木,看到一寸寸的布匹在熊角的操作下,從斜織機上快速地被卷起來,也不由地感歎,“怪不得需要我們先改進紡線機,要是以斜織機織布的速度,十天弄出來的線錠,恐怕還不夠它一天的消耗。”

這句話雖然有所誇張,但效率的提升是肉眼可見的。第一架斜織機由熊角操作著,在眾人的關注下,她一天紡織的麻布,要比同房間的8名族人織出來的布還要多,質量也更好。

新工具很快就引起了族人們的圍觀,而熊角得到了新的工具,除了上廁所、吃飯,基本上就不舍得下來,更何況周圍還有很多“虎視眈眈”的織工,隻要她一停下來,就有人想要上去試試。

“隻要雙腳踩動踏板,就能完成以前腰機上麵的提線工作,隻要將這個梭子給從左邊撥到右邊,再用打緯刀壓實緯線,就完成了一個流程,接下來重複這個過程就行。”熊角坐在調整後的斜織機上,跟周圍學習的族人們講解著使用方法,“另外還可以從這裡去看一看經線有沒有有斷掉的,如果有,隨時可以停下來去重新接上,比以前腰機方便多了。”

族人們羨慕地看著熊角的操作,一天時間,便產出了四匹布,比原本的腰機效率高了八倍,如果再有幾架斜織機,那族長需要的500匹麻布,不用到下個月,這個月中就能完成。

熊洪族長還說了,等過幾天,這種斜織機就會再造出來幾架,到時候大家都有機會來操作。

……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家政生活詠歎調 回到漢朝當大佬 還珠:虐完我,我夏紫薇又回來了 萬法之上 穿越母係獸世,我靠言靈稱霸 異界女騎士 先斷情,後修仙,小師妹重生炸翻天 大學剛畢業,我住進高中女老師家 孕檢單當辭職信?傅總他眼紅失控 【快穿】下三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