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族人眼裡,麻田比不上粟田,沒辦法為部落提供食物。但在這些隊長看來,沒有麻,部落很多材料和工具都沒辦法製作,就比如最基礎的麻繩。
所以擴大種植麵積,他們非常樂意看到。
“沒錯,除了明年大概需要多少麻皮來算一下要種植多少外,還要準備一些存放在倉庫裡,跟以前一樣,”熊洪也同意石雪的想法,“當然部落要是能多種一些,那肯定更好,畢竟明年紡紗錠和績紗,我準備讓其他部落來做,我們主要就負責織布。”
“那太好了,這些部落能幫忙績紗的話,就算沒有我們速度快,但他們人多,這樣就不擔心織布速度過快導致紡紗跟不上了。”
“嗯,不過這隻是一個想法,你們還是先確定麻皮該種多少吧。”
部落去年和今年,沿著淩河兩岸發現了不少具有開發成耕地潛力的空地,現在部落的力量還不足以一並開發,但對這些地方的記錄還是有的,比如每個地方的麵積、周圍的環境以及水土情況、交通等。
“好,今年草村共種植了500畝的麻田,加上從周圍尋找到的野生麻田,給我們提供了6萬多斤的麻皮,”熊角看著竹簡上的數字,“而要算上部落的網、繩子、麻線、麻布這些,至少還要在這個基礎上,再加個4萬斤,到10萬斤差不多才夠用。”
“我覺得還要考慮與鹿山、貊林等這些部落的交往,”熊石仔細思考後也認真地說道,“十萬斤隻是我們部落今年的需要,明年肯定會更多,要是再算上供應給其他部落,我估計還要再加一半。”
熊洪點點頭,從熊角和石雪的記錄中,他就大概知道了部落接下來還要在哪些方麵進行擴展。
就比如現在,熊洪就知曉了,部落的原材料供應缺少,不僅僅是麻皮,還有其他的一些原料。知道具體的問題,那解決的辦法也就很容易找出來。
麻田的數量的確不多,雖然畝產量差不多在100120斤左右,可田地數量太少,收獲的自然也不多。
再加上今年草根他們將大部分的土地都放在了種植粟上麵,這也就導致了從年初開始,麻皮的供應就一直不足,要不是還有一部分去年的庫存,搞不好熊角他們的紡織坊都已經停工了。
“嗯,既然要加,就多加一點,熊石說的沒錯,部落現在對麻的依賴很大,再重新開發一片土地吧,專門用來種麻。”
熊洪拿出族人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製作的“資源地圖”,在上麵找到了離草村最近的一塊空地。
“這裡還不錯,熊大去年冬天去探索過的,今年夏天的時候,熊雨他們也坐船去看過,麵積不小,離水邊也近,更重要的是上麵沒有多少樹木生長,稍微處理一下,就是上千畝的土地。”
石雪等人湊近看了一下,這塊土地從地圖上來看並不算大,甚至比剩下十幾個都要小一些,但正好合適草部落種植麻。
“可這裡是河對岸啊,雖然草村有棧橋,但用船運送耕牛或者族人,總歸是不太方便。”
熊石指出了其中的問題,雖然草村附近的空地中,符合條件的就隻有這裡,但隔著淩河,就意味著人員、畜力、物資等往來會非常麻煩,效率也非常低。
淩河在此處也隻有四十米左右的寬度,而且水流量並不算太大,但族人可以坐船過去,牲口卻不行。
圍牆這邊的造船坊當初想要運幾頭牲口到河對岸幫助修建棧橋和營地,誰知道平時溫順的牛和馬,一到水邊就仿佛定住了一般,任憑族人們怎麼抽打和拉扯,都不肯移動分毫,更彆提上船了。
反而是那些驢子,在蒙住眼眼睛後,很容易就被騙上船。
“是啊,這隔了一條河,光靠坐船的話,每天還要往來運送族人,每次還不能運送太多,更彆說還有很多的工具了,除非在河對岸也修建一處營地。”石雪對這裡也並不是太看好。
“那更不行了,修建一處營地的時間要很長,而且還是繞不開淩河,營地需要的大量物資,都得從草村或者部落運送過去,”熊角雖然不太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但基本的判斷還是有的,“等修好了營地,都要到夏天了,彆說麻,土地都還沒開墾出來呢。”
這個就很尷尬,要是不解決這些問題,草部落的種植麵積就無法擴大,而要是讓其他村子來種植麻的話,也不是太現實,畢竟麻的生長環境和粟的生長環境還是有區彆的,貿然改變,彆說有多高的產量,能生長出來就算不錯了。
至於交給其他的部落種植,這也談不上會有多大的效果,明年也隻能先試試看。
“嗯,這些問題都存在,但最主要的還是兩岸的通行問題,”熊洪點點頭,跟大家分析著,“要是能夠解決這個通行問題,你們所說的擔憂,是不是都不存在了?”
幾人互相看了一眼,正如熊洪所說,最大的問題就是隔著淩河,兩岸無法有效的互通,但要是解決了這個問題,那所有的擔心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