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對了,第二批物資準備的怎麼樣了?”
“糧食和食鹽、布匹已經準備完畢,熊山、熊木那邊正在全力打造所需要的工具,大巫師他們要的工具太多了,一時之間沒有那麼多庫存,我們便把一些舊的工具都送了過去。”
第一批運送的是各類工具,因為那邊的食物並不是很缺,優先運送過去工具,會讓他們更早的用上。雖然這些工具隻有少部分是新製造出來的,剩下的都是部落的舊貨。
不過就算是舊貨,用起來也非常順手,遠比那些部落使用的石器、骨器要好上很多,質量也不用擔心,對部落生產的工具,熊洪還是很放心的。
“好,第二批物資可以準備了,運完之後,今年應該就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做了。”
熊洪仔細地思考了一下,秋收、朝陽營地、圍獵,好像的確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了。
眼下最為迫切的事情,就是秋收。
本部今年種植的粟,由於采用壟作法,比去年多生長了兩天,整體而言,粟穗的重量更重一些,可能由於水肥條件的改善,再加上堆壟的好處,粟籽的個頭也更加飽滿。
“族長,這兩日天氣應該都是晴朗的,正好粟杆都變黃了,到了收割的時候。”
石雪將粟田的情況告訴熊洪,從黍麻成熟收割開始,一直到粟籽歸倉,這段時間是農業隊最為辛苦的時候,好在今年從臨海諸部,送回來不少俘虜和族人,經過這兩個多月的學習,已經初步適應了部落的生活,對各種農活也能做到得心應手。
“嗯,收割的話,都準備好了嗎?”
跟以前一樣,收割工作需要準備好工具、安排好人員,將運輸、晾曬、儲存這些環節都給安排好。
“都準備好了,今年耕種的麵積比去年少,人手卻比去年要多一些,預計半個月就能全部收割完畢。”
熊石頗為自信地說道,苗部落的族人、臨海諸部加入過來的族人,讓本部現在的人口順利突破了一千五百人,直逼兩千人,再加上熊洪將熊大的探索隊員帶回來,又增加了近兩百的青壯年,部落在人手上,壓力小了很多。
“至於工具和運輸,現在也都準備完畢了,水魚他們帶走的工具,熊木和熊山那邊又重新造了一批新的出來,給補齊了。”
“另外,在新的圍牆修建好之後,在原本的三座糧倉旁邊,又建造了三座,每座糧倉都有60個厫間,一座糧倉就能裝下兩萬多石的糧食,今年收獲的糧食應該能裝的下。”
去年收獲的粟籽,光是本部這邊的,就已經達到了260多萬斤!
但是消耗也不在少數,尤其是對幾個營地源源不斷地運送,每個月都需要運走四五萬斤的糧食,再加上本部的消耗,現在倉庫裡的庫存還有一多半,大概140萬斤左右。
另外還有收割下來的黍籽,也有個小百萬斤。
這些存糧,是熊部落能夠組織各種探索,進行各種生產的底氣。
而各個村子收獲的糧食,一半存放在村子裡麵,還有一半,則是就近存放在黑齒村、水村以及本部這三個地方,因為隻有這裡,才有足夠多的族人,來建造、管理糧倉。
但今年每個村子可能要運送更多的糧食過來,畢竟每個村子現在也就八十多人左右,但耕地麵積卻是上千畝、幾千畝的,這些粟光靠他們自己是收割不完的,好在石雪等人已經提前安排好族人,去幫助他們進行收割了。
再算上黑齒村和水村的積粟,整個部落差不多還有200萬斤,平均到部落的每個族人身上,差不多有個400斤,足夠部落再消耗一年。
按照今年耕種的麵積來看,淩河這邊種植的粟差不多有個五萬五千多畝:本部這裡有畝,其他村子加一起有個畝。
而本部這裡原本隻是想種畝的,在石雪和熊石的建議下,又沿著淩河南岸的幾處空地,開墾了一些使用條播法種植的粟田。
“6個糧倉,現在有四個都是空的,應該是可以將今年的收獲全部存放到裡麵的。”
石雪適時地開口,將這一判斷告訴了熊洪。
熊洪在心裡默默地計算了一下,發現差彆不大後,便點點頭,“如此甚好,既然安排好了,明日便開始秋收吧!”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