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銅幣“當壹”_史前部落生存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史前部落生存記 > 第456章 銅幣“當壹”

第456章 銅幣“當壹”(1 / 2)

說辛苦,乾過農活的熊洪知道,這是真的辛苦。從秋季的秋耕開始,負責農業種植的族人就要準備來年的種植了。

秋耕翻土、去除草根、施肥,這些事情需要在秋冬季就要乾完,除了冬季嚴寒的時候可以休息休息,剩下的季節都是要忙碌的。春天到來時,需要篩選種子、堆壟、播種、除草,夏季則還需要根據情況田間管理,一直到秋收,又是一個循環。

這中間的每個環節,都是需要族人辛辛苦苦跟土地打交道的,說是麵朝黃土背朝天,一點也不錯。

負責農業種植的族人,上到石雪、熊石,下到每一個普通的族人,幾乎都是灰頭土臉的,手上也長滿了老繭。

“等糧食入倉後,你們先休息幾天,秋耕也不用著急,臨海營地送回來的人,很快就會到。”

熊部落周圍大概已經開墾了近四萬畝的土地,今年隻種植了兩萬多畝,剩下的正在休耕和養地,可以說算是“熟地”了,所以隻要在入冬之前將明年計劃耕種的土地給翻耕一遍,工作量不算太大。

所以熊洪就有了讓這些人休息幾日當做獎勵的想法。

對這些農業人員的獎勵,不僅僅需要精神上的,還需要物質上的獎勵,當然,這也是熊洪推進私有化的一個試點。

收獲的喜悅總是讓人振奮,熊洪也不例外,這麼多粟籽,足夠部落接下來一年的消耗了。況且,糧倉裡還有一些去年的陳糧。此外,其他村子也逐漸開始了秋收。

而壟作法的優勢也在這次收獲中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平均畝產一百三十斤,與條播法平均畝產一百一十斤相比,足足高了二十斤,光是增產的這部分,就有三十萬斤,至少抵得上2000畝條播法的土地。

通過壟耕法,石雪等人很敏銳地注意到,熊洪所說的“精耕細作”到底有怎樣的作用。

取得收獲不僅僅隻是靠著一種稍微先進的耕作辦法,還有族人的辛苦付出,比如篩選種子的石雪,帶人嚴格堆壟的熊石,在各個村子推廣堆肥的木棍,還有一大批辛勞工作的普通族人。

而熊洪則可以借著秋收,對部落的族人予以獎勵。

至於獎勵的東西,正好可以用上熊山等人新鑄造出來的“銅幣”。

原本熊洪還在思考,到底用怎樣的“表現形式”來展現熊部落的第一款“貨幣”。因為從部落現在的發展以及後世的經驗來看,第一款貨幣,除了本身能夠有交換的功能外,本身也應該有一些用。

最開始,熊山建議做成青銅的箭頭或者一小柄刀,就像熊巫經常切肉用的那個一樣。雖然做成這種樣式的“貨幣”可以起到一定的實用價值,但是對熊部落來說,存在一定的不穩定因素。

這些東西隻要交換出去,彆的部落如果有心的話,隻需稍微一改,就是鋒利的武器,這完全不符合熊部落嚴格管控武器的基本要求,所以立馬就被眾人否定了。

石雪、熊木等人則覺得可以參考貝殼,做成具有裝飾性的東西,這樣彆人交換過去,還能當成一些美觀好看飾品,也算是有用。

但這種方式對鑄幣技術的要求就高了很多,需要熊山製作很多“模範”,而且本身耗費的銅料也多。

所以最終,熊洪提出的方法,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同意。

……

“錢是什麼東西?”

熊山一開始對銅錢真的是沒有一點概念,也不知道該怎麼做。

不過熊洪自然不會讓熊山獨自去琢磨。

熊部落的第一款銅幣,在秋收結束後的第三天中午,誕生在冶煉坊中,而這裡,早就被熊洪和一些隊長們圍了起來。

“族長,你設計的圓形鑄範,要比我們當初一個個澆鑄,速度快了很多。”

熊山拿出一棵“搖錢樹”,放到眾人麵前,興奮地說著,“一個個澆鑄起來太費時間了,而用這種連鑄的方式,一下子就能澆鑄出來上百枚。”

在設計好母錢的樣式後,熊洪便將母錢交給了熊山,讓他按照這個母錢的樣式,去製作澆鑄銅錢的模範。熊山對青銅的澆鑄技術很是熟悉,在陶範、石範和金屬範之間,最終選擇了用銅板製成的金屬範,作為澆鑄的模板。

與陶範和石範相比,銅範的優點更加明顯。

首先就是可以重複利用。

熊山製作的模具,整體上看起來就像上下兩塊方形的銅板疊在一起,長40多厘米,寬20多,厚度隻有2厘米。在一塊銅板上麵,雕刻著一道寬2厘米,與銅板長度相同的凹槽,用來引導銅液進入。

在凹槽兩邊,則是各3列、12排直徑3厘米左右的“淺坑”,淺坑裡麵用陰文刻著銅幣的圖案或者文字,有一條細小的導流槽,將銅液引入到這個淺坑中。


最新小说: 奧特:我終將成為正義的夥伴 拳之下 我真是被迫加入樂隊的! 逆行諸天萬界 穿成極品惡婦,靠美食養崽逆風翻盤 從影評人到文娛大佬 獻祭辣條出紅光,拜金前任悔哭了 一人:師兄張之維,通滿級金光咒 全球異能:隻有我在修仙 奇俠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