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林塵、鬆針,從現在開始,你們和你們的家人,總共六人,就正式成為我熊部落的一員,自此以後,與部落生死與共。希望爾等不要辜負部落對你們的期盼。”
熊黑從一旁站出來,將代表著熊部落成員的“身份牌”遞給熊洪,熊洪挨個給他們掛在脖子上。
“感謝族長!”
兩人早已泣不成聲,連忙想跪下感謝熊洪。
“站起來,不許跪,熊部落沒有向人下跪的道理。”
熊洪示意旁邊的隊員扶起他們,“也不要謝我,要謝,就謝你們的隊長,謝幫助你們的隊員。”
雖然有這樣的一個小插曲,但對於族人們來說,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
熊霸他們放棄的馬匹,即便隻是使用權,如果按照銅幣來計算的話,差不多能換五百枚,但既然是他們自己選擇的,那熊洪也不會乾涉。
當然也不值得鼓勵,畢竟連孔子對“子貢贖人”都有一些看法,更彆說是熊洪了。
“這樣,也不能讓你們放棄過多,你們的獎勵,每個人再加十五枚銅幣吧。”
熊霸等人自然喜出望外,表彰的標準他們都知道,第一名本身就有三百枚,再加上一百五十枚,還有隊長的一些,就有了近五百枚,差不多可以去換馬匹的使用權了。
不過現在可沒有人會傻到去花這麼多錢,就為了騎一次馬。
熊霸等人得知銅幣的重要性,自然不會輕易地將這些銅幣給亂花掉,而是本能地覺得,這些銅錢存起來,說不定日後會有大用。
當然,有存起來觀望的,就有大大咧咧消費的。事實上,部落現在已經有不少人,開始用銅幣換東西了,最常見的,就是在工作之後,去飯堂,用一個銅幣,換一杯黍米酒回來。
一個月之前黍籽也獲得了巨大的收獲,而釀酒技術日漸成熟的部落飯堂,在熊洪的建議下,也開始了大量釀製黍米酒。目前每個月,差不多需要消耗一千斤的黍米,產出大約六百斤左右的黍米酒。
由於熊洪的指導,飯堂這裡單獨開辟了一間屋子,用來釀造黍米酒,並且采用了簡單的製曲工藝,產酒率比之前高出不少,達到了40多,黍米酒的酒精度數也要比以前高。
這些酒除了用於部落祭祀、慶祝以及對外交換外,剩下的絕大部分都被儲存了起來,隻有很少一部分可以允許供應給族人。
而深知後世“煙酒專營”的熊洪,自然也將這部分酒水,作為第一批接受銅幣“購買”的物資。
沒有什麼是比酒更容易“回收”族人銅幣的東西了。
很多族人就喜歡喝完酒之後那種微醺的感覺,故而即便是一個銅幣換取一杯,也有不少族人趨之若鶩。
當然,為了保證族人的安全,也為了讓族人保持克製,不沉溺在酒精中,熊洪規定了,每個族人每次隻能購買一杯,而飯堂這裡,每天也隻供應十斤,差不多五十杯左右。
另外族人的消費中,還有織布坊提供的麻布。
很多族人對身上的衣服都想換一件,但之前的規定,是每半年部落會發一套,不允許私人擁有。現在逐漸放開了,麻布也可以由個人進行購買。
雖然麻布的價格很貴,但架不住追求美麗的族人們,這幾天,織布坊已經成功賣出去十來匹麻布了——雖然大部分都是一截一截的購買,就是因為銅幣不夠。
表彰的“大會”很快就結束了,拿到銅幣的族人們,自然歡天喜地,又加上秋收的巨大收獲,族長給他們放了幾天的假,很多人便三五成群、呼朋喚友而去。
熊洪看著準備出發的農業支援隊伍,跟帶隊的熊石說道,“這次你們支援的人員,等回來後,每個人額外還有十枚銅幣的補貼,儘快將其他村子的粟籽給收獲下來。”
“是,族長!”
……
熊洪組建的“均輸院”,目前雖然由熊洪自己擔任負責人,但具體的事務,還是由白茅等護衛隊的成員在乾著。
為了方便交易,減少交易的族人對這些工坊的打擾,熊洪讓人在均輸院的旁邊,清理出來兩間空房間,擴大了雜肆的空間,又讓人打造了幾個木架,上麵擺放著從飯堂、織布坊、製陶坊等地方收集過來的各種物資。
而這裡,就成為部落唯一的一處,可以允許族人用銅錢買東西的地方。這處被稱為“雜肆”的房屋,就是熊洪用來回收部落銅幣的地方。
銅幣,不僅僅要讓族人擁有,還要讓他們找個地方花出去,而最好的辦法,就是熊部落自己內部建立回收的渠道。
錢隻有流通起來,才能稱之為“錢”。
“熊霸哥,你說這樣真的可以嗎?”
木駝有些不確信,抱著一卷麻布,厚重的麻布將他的胳膊壓出一道道印記,倒是讓他感覺有了一點信心。
“為什麼不可以?昨天大家不都商量好了嗎?所有的銅錢我們先不分下去,而是集中到一起,購買這些麻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