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好在用作交換的粟籽,實際上並不需要付出,隻是作為衡量的單位,讓這些數學普遍不好的部落,知道自己應該得到多少粟。
事實上,由於不是太識數,外加換來換去的很是麻煩,很多部落已經嫌這麼多粟籽根本無法攜帶,交換的時候很不方便。
為了減少交換時的麻煩,熊巫提供了一種方法,便是由熊部落提供特製的木牌,每塊木牌上寫著一百斤、五百斤、一千斤的字樣,用作為臨時的交換憑證。
如此一來,隻要拿著木牌,就能去熊部落的白骨洞營地,交換相應數量的物資,而不需要帶著實際的粟籽過去。
但在各個部落互相之間的交易上,還是用粟籽作為基礎的交換單位,畢竟這些粟籽更容易讓對方接受。
不是每個部落都能擁有熊部落一樣的信譽。
但即便如此,用這種木牌也存在一些問題,最主要的就是核算比較困難,木牌有的在彆人手上還沒來得及交換,有的以及作為“貨幣”又交換了出去,讓負責統計的熊巫也有些頭疼,不得不在每天的交換後,詳細記錄下來交換了多少物資,以及出入的明細。
如果連自己支出多少、收入多少都沒辦法了解清楚,那部落還怎麼知道交換是虧還是賺?
木牌的不便,讓熊巫更想回到部落,去看看熊洪所說的,鑄造的銅錢是怎麼一回事。
前幾天收到熊洪傳遞過來的信件,受限於篇幅,熊洪隻是簡單介紹了一下部落現在發生的事情,捎帶著提了一嘴銅錢的使用,這也讓熊巫知道了銅錢的存在,但對於怎麼用?有什麼作用?完全不清楚。
所幸從碼頭送物資過來的水魚等人,帶來了幾枚“珍藏”的銅幣,交到了熊巫手中,又詳細說了很多銅錢的用處以及熊洪在部落的變革,這讓熊巫心癢難耐,恨不得立馬就飛回到部落去。
“這麼說,族長跟他說的一樣,從南方回來,就再也沒有出去過?”
熊巫有些難以置信,熊部落的族長,向來在部落裡是待不住的,沒想到從六七月份開始一直到現在,熊洪居然都沒有出去。
“是的,大巫師,他不僅自己沒再出去,還減少了幾個營地的探索任務,說什麼要休養生息,等大家恢複好再說。”
雖然對熊巫怪異的眼神很是不解,但水魚還是如實說道,“族長在部落裡,還讓熊黑和熊祀新增加了一些上課的內容,很多族人學過之後,知道新人和老人都是部落的一員,現在很少有爭吵出現了。”
熊洪第一階段的目標,讓新人逐漸融入部落,讓老人接納新人的計劃,開始逐漸呈現出成效。
集體勞動、授課、組成小隊、推行私有化,這些措施有效地讓部落新人和老人之間的嫌隙開始彌合,就如同熊霸的隊伍一般,一個小隊中既有新人又有老人,隻有互相了解,很多矛盾便會逐漸消失。
“怪不得,族長也沒說要到這邊來了。”
熊巫有些感慨,此次圍獵獲取到大量的牲口,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不過對於熊洪來說,現階段部落物資已經挺豐富的了,最大的任務還是追求部落的穩定,讓忙碌了這麼久的族人,有個閒下來的時候。
現在看來,熊洪當初跟他說的一樣,做到了這一點。
“對了,大巫師,你們什麼時候回去?要不要跟我們的船隊一起走?”
這次水魚是帶來了一些食鹽和麻布以及工具,朝陽營地什麼都缺,熊巫為此寫了很多次信件,不是要這個工具,就是要那個材料。
而水魚為此也是奔波在淩河航道上,幾乎就沒有休息的時刻。
“不了,這次圍獵到的牲口太多了,我們需要分批將這些牲口運送回去,你的船隻裝不了這麼多。”
當水魚得知熊部落今年的圍獵收獲後,也是驚訝的張開了嘴巴。
說起來,熊巫也沒有詳細去統計,此次圍獵熊部落到底獲得了多少牲口。
首先是圍獵總數的一半,也就是頭牲口,這是由熊部落憑本事獲得的,任何人都沒有意見。
然後熊部落作為66個部落之一,又分到了180頭獵物。
再者,其他的部落將大部分的牲口都寄養在白骨洞的幾處牧場裡,為此也支付了一大群牲口,每個部落30頭,65個部落,也貢獻了1950頭;
最後就是這些部落兌換熊部落的物資,平均下來,每個部落差不多在20頭左右,差不多又有個1400頭。
雜七雜八的計算下來,熊部落今年的收獲,已經達到了恐怖的多頭。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