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收成不是挺好的嗎?為何還需準備這麼多土地?”
熊山有些疑惑。
按照部落目前的食物消耗情況,每人每天大約食用兩斤粟籽,再搭配一些肉食、禽蛋和蔬菜等,已經算是非常充足的了。
實際上,對部落而言,如果隻是解決族人吃飯問題的話,即便按照這樣的消耗速度,僅靠去年和今年的存糧,都能維持兩年多。
“還不是因為糧食,更多的族人。自然需要更多的糧食,所以到明年春耕的時候,需要種植的土地也得跟上。”
石雪搖搖頭,歎了一口氣,耕地麵積不夠,是很容易出現問題的,而按照部落人口的增長速度,光靠現有的土地,要保障族人們的吃飯問題,怕是有些吃力。
當然,要是按照去年的人口數量,5000多人,的確是夠的,可是今年一下子增加到6500人,明年會不會更多?熊洪族長會不會有其他的探索計劃?
各處營地有沒有大型建設的需求?需不需要雇傭彆人?這些,都需要非常多的糧食作為保障。
而涉及到具體的消耗上,即便是熊洪,也難以保證將這些消耗控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石雪能做的,隻能是繼續開墾土地。
“沒錯,沒有食物,什麼事都辦不成。”
熊山非常認同族長種地的做法,以往全族隻需要乾兩件事,狩獵和采集,而且基本上每個成年或者健壯的族人都必須要去做,根本沒有時間去想其他的事情——畢竟飯都吃不上了。
而現在,能讓他和工坊的匠人們,全身心地投入到金屬冶煉中,就是因為部落穩定且富足的食物供應。
這離不開農耕隊的努力。不然像以前一樣,熊山也得扛著長矛,去山中捕獵。
上次捕獵,好像還是幾年前的事情了。
熊山在心裡默默盤算著。
不管怎麼講,保證糧食富足和穩定,依舊是部落現階段最重要的任務。
石雪心裡清楚,今年雖然收獲了大量的粟籽,但部落人口日益增多,又要不斷地去支援其他部落,而且還有養殖等方麵的消耗,這些消耗的地方用量也非常大。
族人的口糧,按照6500人計,每人每天2斤粟籽,一年就需要475萬斤,而部落今年種植的5萬畝粟田中,本部這裡占了一半,收獲300多萬斤粟;
而其他的粟田,由於采用的還是原來的種植方法,畝產也就在百斤左右,差不多也能收獲250萬斤。
所以今年粟籽的收獲,就是550萬斤。
如果再加上黍或者其他的作物,差不多能達到600萬斤。
乍一看,收獲要比消耗多很多,而且還要算上去年的庫存,糧食的壓力並不算太大。可除了族人的日常食用外,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粟籽。
第一個就是牲口喂養,尤其是家禽的喂養。
即便這些雞鴨鵝可以在野外找一些蟲子吃,但隨著飼養數量的不斷增加,光靠這個辦法,很難滿足這些家禽的食用,所以每天都要補充一些粟籽或者黍籽給這些家禽。
以雞來算,一隻雞每天需要至少2兩的粟籽,這還是散養在野外的前提下,要是全部圈養,那至少要3兩。
而鵝這種大型的家禽,一天差不多能吃掉半斤的粟籽。
光是這些家禽的消耗,一年下來,也是很恐怖的,算下來差不多就要百萬斤的消耗。
這也是為什麼圍牆這裡的養殖規模,一直維持在比較小的範圍內的根本原因,就是糧食的壓力。而將這些家禽給分配到各個村子裡,各個村子周圍有不少空地,可以有效地減少這些家禽對穀物的消耗。
家禽消耗的多,家畜也不會少。
飼養的豕、牛、羊等這些大型的牲口,雖然絕大多數的時候會給它們喂草料,可作為補充,粟籽的消耗也不算小。
部落消耗食物的第二個地方,就是種子。
除了熊部落自己種植的七八萬畝土地,還有東邊各個部落、臨海營地周圍各個部落的種子需求。
總共算下來,差不多要準備十萬畝田地的種植。
按照一畝地四斤的種子用量,十萬畝土地,就需要40萬斤,這對於熊部落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消耗。
可即便知道消耗很大,但這些種子,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省下來的,甚至每年冬季的時候,石雪還需要帶著人去一點點地篩選種子。
第三個地方,就是交換給其他部落、充當貨幣的粟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