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有些疑惑,一般而言,這些儲藏點的物資,都會在清單上寫清楚,方便這些前來營地的族人們緊急使用,而且這些物資都有明確的數量和存儲地點,就是為了讓來到這裡的族人使用時,依清單上的物資,進行規劃。
但楊花發現,部分儲藏點的物資跟清單上,卻不能完全對上,尤其是一些肉乾和魚乾,幾乎都消失在了儲藏點裡。
吃過午飯之後,白茅等人便按照計劃,對周圍進行探索,而楊花也帶著十幾名女性族人,前往村外不遠處的儲藏點,取回存放在這裡的物資。
在地圖的指引下,不費什麼工夫,她們便找到了第一個儲藏點,將上麵鋪著的石塊和浮土給清理掉之後,露出一個跟井口差不多大小的缺口,上麵還覆蓋著一層木板,將這塊木板拉起來,就能看到一個深兩米左右的豎井。
楊花帶來了火把,這種用麻布裹著煤焦油和一些動植物油的照明工具,也在部落普及開來。
她順著井壁的木梯走了下去,正常來講,這些儲藏點修建的都差不多,就是一個僅供一人下行的豎井,兩米來深,到底部之後,會往其他方向平著挖過去,形成一個寬一米、高一米五,長兩三米的地下空間。
這處儲藏點也不例外,底下的空間有限,隻能容納兩名族人,又有一名族人下來,和楊花一起,檢查了這裡的物資儲存情況。
這裡被之前的族人用柴草、木炭在底部燒了一段時間,明顯能看到洞壁上煙熏火燎的痕跡。底部鋪著一層木炭,用來防潮,上麵則放著幾大口陶缸,陶缸外麵用白色的石灰寫著一些文字。
“這口寫著粟的缸,裡麵是滿的。”
旁邊的族人將缸口上麵的泥封給打開,取下鋪著的油布和木板,伸手在麻袋裡麵摸了摸,感受到粟籽的顆粒感,便對楊花說道。
“嗯,這口粟也是一樣,看來熊大隊長他們撤離這裡的時候,這些物資保存的非常不錯。”
這裡麵存放的物資並沒有太多,隻有六口大缸,每口大概存放120斤的粟籽,還有四個小一點的陶罐,裡麵是食鹽,差不多每個有30斤左右。
“把這口缸給挪出來,小心一點,彆弄破了。”
楊花將火把插在離出口不遠的地方,跟這個族人一點點地挪動大缸,到出口的豎井下方後,便抬頭喊外麵的隊員。
“扔繩子下來!”
楊花將繩子捆綁在陶缸周圍,形成了一個吊裝的裝置,上麵的幾名隊員,輕鬆的將這口裝滿糧食的陶缸給運了上去。
按照這個辦法,這個儲藏點的糧食和食鹽,就全部取了出去。
“把入口給遮蓋一下,防止雪灌進去,等開春的時候,再把這裡給修補一下,空間也可以擴一擴。”
“好的,隊長,這些粟籽保存的很好,沒有黴變,可以食用。”
楊花點了點頭,距離熊大他們把物資給儲存起來,也就三個來月的時間,這些粟籽自然不會這麼容易就放壞了。
第一個儲藏點的食物被起了出來,接著就是第二個第三個……
但從第三個開始,就出現了一些不一樣的情況。
每個儲藏點儲藏的物資是不一樣的,比如第一個是粟籽和食鹽,第二個就是陶器和一些工具,第三個就是布匹。
但第四個存放肉乾、鹹肉的儲藏點,陶缸卻沒有封口,周圍還散落著一些泥塊,裡麵卻什麼都沒有,而在清單上,明明記錄著,應該有一百多掛的鹹肉和五十多掛的肉乾。
起初楊花還以為搞錯了,並沒有留意,直到下一個儲藏點,裡麵還是同樣的情況,這裡存放的鹹魚乾,也消失了。
發生這種情況,隻能說明,要麼當初熊大他們弄虛作假,把沒有的物資給寫在了清單上;要麼就是熊大他們放了,被其他人拿走了。
這個問題,自己無法解決,隻能尋找白茅了。
故而當她帶回這個消息,吃驚的不僅僅是白茅,所有的族人都很是驚訝,而且很疑惑。
熊大隊長不至於做出這種事情,要知道,雖然這些儲藏點數量多,但整體上來說,這些物資也就是他們撤離前的物資,最多再加上一些入冬前補充的,這在清單上很容易就能看出來。
數量上並不算多,粟籽兩千來斤,肉類、魚類大概六百多斤,食鹽一百多斤,還有布匹二十來匹——這點物資,隻夠營地大半個月的消耗,對撤離的族人來說,也吃不了這麼多。
喜歡史前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史前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