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經曆部落中新老族人對抗的黑鼻,對此依舊心有餘悸。
矛盾最激烈的時候,新老族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飯前洗手、大小便要入廁、老人為什麼不排隊等這些小事,互相看不順眼,甚至有些脾氣暴躁的,還經常動手,甚至發展成打群架。
要不是熊洪迅速製定了“笞役斬”的刑罰,讓熊黑、熊祀加強對族人的教育、灌輸部落一家的思想,以及送一批“表現優異”的族人去挖煤打鐵,並帶著各個隊長製定了一係列強硬而有效的措施,部落搞不好也得有很多矛盾。
至少也不會像現在這樣這麼和諧友愛。
事實上,在剛剛接納完淩河諸部之後,很多族人便覺得熊部落的人口和實力已經很強了,沒有必要再接受新的族人加入,甚至有些隊長也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
但好在熊洪並沒有被這些想法裹挾著停滯不前,當從東邊諸部換回來大量的人口和牲口,當從臨海營地帶回來幾個完整的部落後,部落原本缺少勞動力的情況得以迅速緩解。
這才有了糧食連續兩年的豐收,有了紡織坊、冶煉坊、製鹽坊、木工坊這些工坊產出產品的增加。
其實整個熊部落所在的區域,包括更南邊的地方,肯定還會有其他部落的存在,甚至有些部落已經有了一些自己對文明的理解。
不過熊洪很清楚,大家既然都是生活在這一塊區域的,就算是產生了文明,本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彆——從文明產生的原因來說,最早產生影響的就是差不多的生活習慣,而這些生活習慣,也都是由於所處的環境相似。
故而熊洪可以放心將這些人納入部落地文化範圍內,而隻要有共同的文化認同,能夠為了更好的生活團結在部落周圍出力,那就是熊部落的族人。
當然,方式方法上,就需要更加的穩健。
“我覺得不僅僅要讓他們乾活,還要讓他們多學習,至少會講我們的話的吧?不然連話都沒法說,無法交流,怎麼能成為部落的族人呢?”
貊石對這些族人可沒什麼看法,他說的條件,也是部落對外麵想要加入熊部落族人的規定。
“嗯,你們說的都有道理,這也是我想跟你們說的,接下來如何對待這些人的問題。”
熊洪見眾人討論的差不多,每個人的觀點雖然有所差彆,但都有一個共同點,現在不適合讓這些族人加入進來。
明白了這一點,熊洪便接過話題,“去年我們在臨海營地那裡所做的事情,你們想必都聽說過。”
“而對於接下來河穀諸部新加入族人的應對辦法,其實跟臨海諸部差不多,也就是對他們進行嚴格要求,想要加入熊部落,享受熊部落的好處,這沒有問題,但需要讓部落看到你為部落做了什麼事情。”
眾人自然知曉去年臨海諸部不同身份的族人,有什麼樣的標準:被俘虜的獵手以及襲擊者,要乾三年的重活;被俘獲的部落普通人,乾兩年;而主動投靠熊部落的,觀察一年,隻要覺得對部落的貢獻大於消耗,那就可以加入到熊部落裡。
即便是今年融入東邊諸部的族人,熊洪也會如此安排,最多就是這幫主動融入的部落族人,部落的老人們更容易接納他們而已。
“是的族長,要是嚴格按照這樣的條件去做話,那部落裡的老人也沒有太多反對。”
黑鼻點點頭,對這樣的規定他自然是很讚成的,因為前年的時候,他也是一名新人。
“讓這些新加入的族人,明白部落這些老人付出過什麼,讓他們明白現有的物資和食物並非昊天所賜,能夠認可部落老人的功勞,這才是我定立這個規矩的本意。熊部落能有今日的景象,可不是靠運氣,而是我們長久辛勞的結果,有了這個共同的認識,大家便無需再將精力浪費在其他無謂之處,這無疑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熊洪感慨了一下,又繼續說道:
“黑鼻你說的不錯,這件事反正在去年部落集議的時候都說過了,大家都清楚,這些人遲早會成為部落的一員,就跟你們現在一樣,不過在成為你們之前,還是要為部落做些事情的。”
熊洪將桌子上的溫水喝下,潤潤有些乾燥的嗓子,隨著溫度升高,他也能感覺到一些燥熱了。
部落族人公認的辛苦崗位,就是在礦山上采集礦石,在田地裡耕種作物,以及去樹林裡伐木,這些都是體力活,而且非常耗費時間。故而從事這些事務的族人,都基本上一兩年一換,現在的礦山上,大部分都是去年從臨海諸部俘虜的族人。
“對了,這次去南方,這幫杏部落的族人,認不認識回去的路?要是有熟悉道路的人作為向導,我們就能節省不少時間。”
“有的,杏核和另一個青壯,就是帶著剩下的族人一路跑過來的,他們兩個對南邊的情況還算比較熟,隻不過當初他們來的時候是秋天,有些路不一定能記得清楚。”
白茅早就開始對探索南方進行了準備,甚至在開春之後見耕種無望,索性直接帶著一隊族人,前往四號和五號營地,提前進行探索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