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老傳統,那就是愛湊熱鬨。
“你看!他們檔口的那個款式肯定好賣!走,過去看看!”
本來不是來拿毛呢料的蝙蝠衫的,路過這裡一看,居然那麼多人排長隊。
做服裝的人本能的反應就是,這個款式肯定是個爆款!
因此,第二個老傳統就出來了,那就是跟風熱潮!
“排隊排隊呐!同誌,你們彆插隊啊!有點素質行不行?”
“我們………哎……哎……你他媽彆動手……老子曹尼瑪的………”
因為排隊的事情三四個人扭打起來了。
“你們兩趕緊重新排隊,不然引起公憤了,到時候就算輪到你們了,檔口也不會給你們開取貨單!”
檔口裡走出來一個銷售員,很快就製止了這件因為排隊產生的鬥毆事件。
聽到銷售員的話,原本製止插隊的拿貨商很快就和插隊的分開了。
這種情況,在十三行是很常見的事情。
誰都想早點拿到貨,誰都不想排隊,但是真要是爆款,排隊能排四五十米長。
像兩年前喇叭褲開始流行的時候一樣,最初隻有兩家廠做喇叭褲,那時候天天都是這樣排隊。
直到後麵做喇叭褲的廠家多了,拿貨商才慢慢的分散一些。
華茂服裝廠的檔口,從十三行服裝批發城開門開始,一直到晚上七點,推銷員除了簡單吃了頓中飯外,連上個廁所的時間都抽不出來。
銷售員願意這樣乾是因為吳子峰當初給過承諾的,檔口的員工除了工資之外,廠裡另外還有一份提成,每件衣服給到個人是一毛錢。
沒人會跟錢過不去,既然想掙錢,那麼就得儘全力幫著廠裡推銷。
多賣出去一件,自己就多掙一份錢。
就像當初沒有人會理解,吳子峰為什麼願意拿提成給這些銷售員。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就是給提成點的意義。
銷售員真要是靠死工資吃飯,那麼誰都不會有積極性。
這種活性工資,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責任。
銷售員一邊要保證廠裡和檔口的出貨價,一邊也得維護好拿貨商這些客戶群體。
這個年代,吳子峰不擔心銷售員跳槽,因為誰也不可能給這麼高的工資!
二樓的檔口王小浩,光是十一月份的工資加提成就有將近兩千塊錢。
什麼概念?
一年下來省著點就是兩個萬元戶,目前來說也是工資的天花板級彆了。
一樓的劉燦一個女人,一個月下來拿的工資提成已經超過了兩千塊。
“小兄弟,終於等到你了!走!大哥請客去吃飯!”
見到二樓檔口的王小浩把檔口上了鎖後,豫省拿貨商大哥上前打了聲招呼。
“咳…………老板,你還真等著我呢!嗬嗬…………”
王小浩笑著回複道。
“叫什麼老板?我叫袁新陽,應該比你大,你叫老哥就行,小兄弟,你叫什麼名字?上回拿貨真是感謝你了,真要是不表示一下心意,我這心裡過不去!”
豫省的人這個年代名聲可不是後世那麼難聽,其實關於豫省,多數人是講人情講義氣的。
後來到千禧年後,因為有些老鼠屎,給豫省留下來不好的名聲。
因此地域性的黑鍋從這時候才背上!
喜歡1981,二流子的逆襲請大家收藏:()1981,二流子的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