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育良眼神充滿了期望。
在趙立春書紀的帶動下。
如今整個漢東省,都在追求高質量發展。
已經形成了你追我趕的態勢。
高育良當然不甘落後,更不想被李達康反超。
“高書紀,我實話跟你說吧,大飛機項目現在之所以遲遲沒有批複同意,是因為依然還有人認為造不如買。”
“他們認為花錢就能從國外購買現成的大飛機,機型豐富、技術成熟、科技先進,沒必要勞民傷財,自主研製大飛機!”
“而且咱們龍國也不是沒試過,運十項目的慘烈失敗,讓他們擔心這次研製又無法成功,成百上千億的科研經費,不就浪費了嗎?”
趙瑞龍話音剛落,高育良就怒道:
“這簡直就是危言聳聽、一派胡言!”
“這樣的言論,是對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極其的不負責!”
“如今是和平時期,西方想賺咱們的錢,當然允許咱們購買。”
“反正民用飛機,不管買再多,都不會對他們構成軍事威脅,反而能讓他們賺很多錢。”
“而且沒有完整的工藝技術資料,沒有配套的生產設備和材料,我們也很難逆向仿製。”
“可是一旦關係惡化,甚至到了戰爭時期,他們對我們實施貿易製裁,切斷供應鏈呢?”
“咱們動輒幾億一架買回來的飛機,沒有了維修配件和技術服務,就會立馬淪為擺設!”
“況且航空工業,還與國防息息相關,如果咱們能造出一流的民用大飛機,就一定能造優秀的軍用大飛機。”
“咱們有了優秀的軍用大飛機,才能擁有現代化的空戰力量,才能更好的保家衛國,扞衛自身利益,那些人難道連這點都不懂?”
看著憤怒不已的高育良。
趙瑞龍感覺這一刻的他,並不是呂州市的書紀,而是漢東大學的教授。
雖然他是教政法,並非軍事,也不懂科技。
但學識淵博、通曉古今的他,顯然很具有大局觀和前瞻性。
知道落後就要挨打,龍國必須要有強大的航空工業。
“我爸說,那些人覺得咱們龍國有核武器和洲際導彈,就已經足夠了,沒人敢欺負咱們。”
高育良氣得不輕。
“咱們能打核大戰,隻是可以確保咱們本土不被侵略,咱們沒有亡國滅種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