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氣氛驟變。
猛然眼神清澈,正襟危坐的。
又何止是周衛泓一人?
起初不少人,並沒有把趙瑞龍當回事。
喝茶的喝茶,看文件的看文件。
還有人舒舒服服的靠坐椅子,神遊四海。
因為漢東省和臨江省,相距太遠。
就算趙瑞龍的父親,是漢東省書紀趙立春又如何?
縣官不如現管!
趙立春又不是他們的直屬領導,管不了他們臨江省的官。
然而現在……
得知臨江省的一把手張勁崇書紀,居然早就和趙瑞龍聊過。
這他媽還了得啊?
甭管趙瑞龍和張書紀,私交關係到底好不好,都顯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萬一時候趙瑞龍和張書紀聊天,說來京海參加重大項目推進協調會,結果某某誰卻態度消極、心不在焉……
就這麼一句話,就足以斷掉進步的希望。
體製內,想得到領導的賞識重用很難。
但想要毀掉在領導心目中的形象,卻很簡單。
因此。
不敢指望趙瑞龍,在張書紀麵前美言兩句。
但絕對不能在趙瑞龍麵前,留下不好印象。
於是乎。
在周衛泓的帶頭下,一個個都挺直腰板,正襟危坐。
看趙瑞龍的眼神,不止是多了敬畏,還有幾分親切。
而在眾人凝望之下。
趙瑞龍看著周衛泓,不急不緩的說道:
“張書紀希望我能在臨江省,投資高科技產業,我也答應了他,至少會投資一百億。”
“你剛才說的那兩個項目,雖然不屬於高科技產業,但我知道對京海市非常重要。”
“京海作為海濱城市,商貿物流繁榮,儘快修通繞城高速有助於緩解交通壓力。”
“而隨著經濟快速發展,電力需求與日俱增,下灣的發電廠也必須儘快建成。”
周衛泓連連點頭。
眼神渴盼的看著趙瑞龍,就想趕緊聽下文。
蘇金義的畏罪潛逃、臨江新義集團的涉案查封。
導致京海今年最重要的兩大項目,都出了問題。
如果不能及時找到新的出資方,那麼這兩個項目必然無法順利完工。
作為市長的他,當然特彆著急。
趙瑞龍也不兜圈子,很快便提到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