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沉,夜幕落下。
商務車緩緩駛抵京州鄰水古街。
張曉雪剛跟著趙瑞龍下車。
就被眼前的一幕,給深深震撼。
隻見一幢幢古建築,錯落有致的坐落於古街兩旁。
在暖黃的燈光映照下,顯得格外的古色古香。
街道上,早已遊客如織,熱鬨非凡。
“糖葫蘆!冰糖葫蘆!”
“烤紅薯,新鮮的烤紅薯!”
小販沿街叫賣,吆喝聲綿延悠長。
“怎麼樣?這兒夠熱鬨吧?”
趙瑞龍笑問道。
張曉雪頷首點頭。
“是挺熱鬨的,不過街道和建築,最近兩年才翻修過吧?”
“沒錯,是去年春節前,升級改造的。”
趙瑞龍做出恭請手勢,帶著張曉雪走進古街。
一邊慢步往前走,一邊介紹古街的曆史和特色。
沒走出幾步,張曉雪就忽然停下腳步。
“為什麼路麵上有黃實線呢?”
“雙實線之間,是供遊客散步閒逛的,同時也是消防通道。”
趙瑞龍指向一戶商家外擺的小攤。
“另外,沿街商家隻要不超過這條黃實線,就可以隨便外擺。”
張曉雪看了看四周。
“你們不強製要求沿街商家,統一門麵和廣告牌顏色嗎?”
趙瑞龍啞然失笑。
“為什麼要強製?全部搞成一個模版,看著千篇一律,就太古板了,況且每家做的生意都不一樣,也需要個性化的裝潢布置。”
“更何況,要儘可能的活躍市場經濟,就不能管太多,否則連個廣告招牌都要管,生意還怎麼做得下去?”
張曉雪略略點頭。
“有道理,我看咱們臨江的有些景點,就是管得太多。”
“為了所謂的整潔美觀好看,搞得商家們都束手束腳的,結果就是一點兒特色都沒有。”
說話間,兩人繼續往前走。
一路閒逛,一路品嘗小吃。
漸漸張曉雪就知道,為什麼趙瑞龍不安排晚餐了。
要是吃了晚飯再過來逛古街,哪兒還吃得下各種美味小吃?
又一個外皮金黃酥脆、肉餡鬆軟可口的鴨油酥燒餅吃下肚。
麵對趙瑞龍遞來的龍袍蟹黃湯包,張曉雪果斷搖頭。
“不吃了,真不能吃了。”
“再嘗一個嘛,這蟹黃湯包皮薄餡大,一口下去能吃到很多湯汁,特彆有滿足感!”
趙瑞龍循循善誘的說道。
張曉雪瞪眼嘟嘴。
“你是要把我喂成豬嗎?”
“怎麼會?要是一口蟹黃湯包就能胖成豬,那還了得?”
趙瑞龍掀開食品包裝袋,將湯包幾乎喂到了張曉雪嘴旁。
“吃吧,一口是吃不成大胖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