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他們是自儘身死,打死他們也不會相信。
十餘人都身居高位,怎會尋死,是大權在握不夠威風?還是家中妻妾成群萬貫家財不夠享受?
他們這些朝中大臣更加清楚,越是走到高位之人就越是惜命。
“今早發生之事想必你等都已知曉,都說說吧。”女帝坐於龍椅上看不出絲毫情緒,隻是淡淡道。
金鑾殿下一眾大臣都低著腦袋,一時間竟無人敢出列出說。
本以為女帝會勃然大怒,卻未想是這般反應,著實出乎他們意料。
所有人都不想做出頭鳥,但都希望能有人出來說話,試探女帝的態度。
畢竟這涉及藩王之事,還是一名結交甚廣的賢王,他們都不想得罪這等人物。
“啟稟陛下,臣有奏。”趙框出列沉聲道。
唰唰唰!
一道道目光看向趙框,讓他有種如芒在背之感。
此時他心中很慌,早上聽到死的十二名官員名字以及官職時,他感覺天都塌了。
因為這十二人的名字,與他交給鐘雲的如出一轍。
沉浮官場多年,趙框並非傻子,此時他已斷定,鐘雲前陣子實乃詐死,為的便是殺這十二人。
可名單是他所給,若鐘雲是凶手,那他就是幫凶,看來這次是真上賊船了,下不來那種。
既然鐘雲的目標是景王,那他就順水推舟趁勢將水攪渾。
“準奏。”女帝抬眸看向趙框。
這正是她新提拔的侍郎,之前與鐘雲走得頗近,想來應當不在黨爭之列。
先觀察一段時間,若確實是辦實事之人,或可重用。
“啟稟陛下,如此大案自我大虞立國以來前所未有,臣請六扇門、京兆府、錦衣衛聯合徹查此案,
因此案涉及景王,應另召景王進京問話。”趙框頂著多方目光鏗鏘有力大聲道。
眾大臣聽到要徹查此案都覺理應如此,暗暗點頭,可當聽到要召景王回京時,眾人神色各異。
他們可還記得那十二人死前留下的絕筆:‘大虞興,姬景皇’。
若景王無反意自然是好,可若景王早有反心,他豈會如此冒險進京,萬一被圈禁起來,豈非前功儘棄。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這豈非逼著他直接起兵。
眾人雖知道這一點,但都不敢出聲幫景王說話,萬一他真要造反,此時幫其說話豈非惹火上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