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閃電劃破烏雲密布的天空,“啪啪”兩聲十分嚇人的炸雷降於地麵的不遠處,
“哇,哇!”
把人山人海的、前來掃墓的人群中的、一支十分特彆的人群中、較小點的年輕姑娘們、嚇得哭爹喊娘的四處亂竄。
其中有兩個更小的年輕小姑娘一下子躲進一個老人的懷裡,老人用不太靈活的僵硬般的雙手緊緊的抱著她們。
用有些顫抖的聲音說:
“莫怕,莫怕!都這麼大了,麵對危險勇敢些。”
“啪啪,啪啪……”又是接連幾個炸雷,又見在大家不遠的地方又是兩道閃光,接著就聽見“哢嚓哢嚓”兩聲,前麵的山坡上連根拔起兩棵大樹,倒在離他們不遠的地上,樹枝僅僅離大家隻有幾十公分。
“有危險!有危險……”
很多不同年齡的人們一陣大聲呼叫,亂著一團糟,還沒有叫出聲來。
另外一種聲又響起:
“我的媽啊!多險啊!”
“快跑啊!哇!”
還沒等老人和大家叫出聲來,另外一種聲又呼叫出來,樹卻早已倒在地上,離大家腳跟不遠的地方才感到一陣吃驚,一下子才散開。
殊不知,等大家驚醒後才看,危險早也過去了,隻是虛驚一場,一陣騷亂後又歸於平靜,人來人往的人們又才重新組合,脫離親人的人們又重新尋找親人,其中有這樣一群人又開始在紛亂中聚集起來,忙起來。
可人們身邊的這位老人還在那裡巍巍不動,隻是把兩個女孩摟得更緊一些。
可懷裡的兩個小女孩掙脫了老人的懷抱,加入這群掃墓的人流中,也跟著忙起來。
幾個炸雷過後,雷聲依舊轟隆的。
這些年輕人是來掃墓的!他們就是“荷花被救兒童團”!
這麼多年來,每年的清明節,他們或(她們)都會相聚來到這裡,而且比他們(她們)更加執著的還有這位老人,更加持之以恒,可他們卻忘記問問這位老人。
“這老人是恩人的什麼人?”
大家都知道,荷花是他們或她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多得的人,沒有荷花,父母親所賦予給自己的生命已經不複存在了。
而大山人們也同樣認為,沒有荷花,哪有今天,雖不像這群小孩那樣,生命是荷花救的,可同樣是跟生命等同價值的——那就是生活。
於是就有了:
這群人稱她為“大山的母親”。
已婚男女把她稱為“送子娘”送子觀音。
未婚男女稱她為“紅娘”。
可大山有今天,有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是荷花用生命拚搏出來。
其日的大山“地無三裡坪,天無三日晴”,“九灣七十二拐”,“九門九壩,九溝九岔”,“七十二座高峰”,“八十二處懸崖”等等。
是荷花讓這“鳥不拉屎,雞不生蛋”的、光禿禿的大山崗山旮旯變了模樣,成了人人向往,夢寐追求的世外桃源,人間天堂。
煥然一新的是一條條公路橫穿在群山之間,重重疊疊的,各種各樣的高架橫跨在山穀間,閃電而過的高鐵穿山而過,讓南來北往的人們儘收眼底,無不讚歎。
是荷花讓大山三裡才一家,十裡才有一排低矮的、破破爛爛,歪歪斜斜的木板茅屋,變成人來人往的酒店,旅店等等。
大山人也遷出大山腳下的一棟棟高樓,有了人均總產值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的總量,於是大山人為了記住,稱為“大山觀世音菩薩”。
當人們乘坐在南來北往的高鐵上,或是快速公路,或是公交車上,無不為大山的後起驚訝。
其日山間羊腸變成寬鬆柏油,車水馬龍的遊人,車輛來來回回,都會放眼山穀間的花鳥樹叢,百獸漂流,懸壁走廊……
在離時不會忘卻的帶上幾包大山老乾媽豆腐乾,或者帶上幾瓶大山老乾媽油辣,或者帶上幾包糍粑塊,雲中榨菜等等,於是就有了“烹調祖師爺”的稱謂了。
又一聲“啪啪啪”,把大家帶回這墓旁。
這群年輕人散開後,很快又開始一起忙活起來。
一部分人忙著把公路邊的、大大小小的、鮮花搬到老人麵前的墓前。
一部分人把去年的花盆整理、打掃四周的雜草,然後又把以前枯黃的花枝換成鮮花擺放好。
一部分人拿出香燭紙,這些紙錢需要揉散疏鬆開來,便於好燃燒徹底,燒不徹底,墓主人是收不到。
一部分拿來花圈,眼看大雨將至,可他們每個人都沒有離開的樣子。
隻見他們把一盆盆金黃色和雪白色的鮮花擺放在墓周,最後獻上花圈,把它斜立在墓前。
隻見花圈右邊落款:
“鳳去樓空飄渺去”;“玉簫聲斷辭人間。”……
左邊是:“愚世侄何荷花被救全體兒童團泣挽”
花圈放好後,點燃冥香燭冥紙錢,這幾十個人除老人外,都整齊的一排排站在這墓前。
然後行禮,口裡還不停的大聲說道:
“我們一定向恩人學習,做一個有用的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