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臘八節,都是沈老太準備東西,今年老太太去伺候女兒月子,隻能是李秀英或者沈母。
臘八前一晚,沈母遲了一步,李秀英早早的就把臘八粥的食材,全部泡好了。
他們家煮臘八粥,主要用的是:大米、玉米、紅豆、綠豆、芸豆、扁豆、蠶豆、紅棗、花生、核桃仁等。
具體用到什麼不一定,主要看家裡有什麼。
第二天清晨,天還未亮,沈母就穿好衣服去廚房。沈建軍察覺到媳婦起身,還拉住讓她多睡會。
沈母扒拉開沈建軍的手,沒搭理。大嫂昨晚就泡好材料了,她的早點起來煮上。
沈母一進廚房就往鍋裡添水生火,火生起來後,感覺暖和了許多。又用清水把泡好的食材洗了一遍,倒進鍋裡。
鍋開後便轉小火慢慢煮。
李秀英進來後笑著打趣:“我還想著已經起的夠早了,沒想到你起的更早,建軍也沒拉著點,這麼冷的天,不多睡會。”
沈母被打趣也不惱,笑著回:“你不也起這麼早嘛!再煮一個小時,就差不多軟爛了。”
等沈家其他人起來的時候,臘八粥早就煮好了。
沈老太不在,沈家人都感覺不自在,以往聽慣了老太太的念叨,這陣子還怪想念的。
被沈家人惦記的沈老太,這幾天也有點待不住了,她著急回來準備過年的東西,還想小孫女。
女婿家雖然比一般樓房要大,但住房還是很緊張,她住的也不暢快。親家又把女兒照顧的很好,月子已過半,女婿也是個疼媳婦的,她回去也放心。
在女兒和女婿的一再保證下,她才同意回去。
沈老太回來後,看著家裡和她走時一樣,對於兩個兒媳婦更加滿意。
她回來第二天,就帶著兒媳婦們去公社辦年貨。
臨近年關,街上熱鬨的不得了,供銷社的門前排了長長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
等排到他們的時候,東西已經不多了,但幸好想買的大部分都買到了。
買完東西,沈老太又去看了一下沈紅霞。
雖然才兩天沒見,但很想念自己的小外孫。小家夥白白嫩嫩的,被家人照顧的很好,看著很是喜人。
年前頭大家都在備年貨,王豔秋家也不例外。
沈老太到的時候,她正在廚房切肉。
沈老太幾人也沒多停留,看了看孩子和產婦就準備回。
王豔秋拿了些廠裡發的東西,讓沈老太他們拿回去,沈老太一開始不要,但架不住王豔秋熱情,最後隻能收下,想著等女兒回去,多拿點家裡的東西。
沈建軍和沈建國最近還在黑市賣貨,有些沈老太買不到的,就讓他們帶回來。
在北方的農村,過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大家都會提前準備過年的物資。
村上要殺年豬,每家按工分分肉。
很多人都會用豬肉炒一些臊子,留著慢慢吃。也有些家庭條件好的,會做一點扣肉,丸子之類的。
其次,就是炸油餅、麻花、饊子等麵食,有些人家還會炸一些蔬菜丸子,燉湯、燉菜的時候用。
接著,要準備一些蔬菜,比如白菜、蘿卜、土豆、芹菜等。
最後,就是買一些糖果、瓜子、花生等零食,還要買一些對聯、燈籠、鞭炮等過年用品。
這幾年還不讓大肆新辦傳統節日,很多東西都省了。
沈安沁還給牛棚的葛老他們送了些吃的,都不敢送,怕萬一有人來查就糟了,隻能每次少送點,多送幾次。
這一年對於牛棚的幾人來說,是下放後過的最好的一年,都是托了沈安沁的福。
時間一晃,到了年三十。
家家戶戶都早早的忙碌起來,村子上空飄著肉香味,引得一些小孩,這家門口瞅瞅,那家門口看看。
沈老太準備的年貨還算可以,山神在年前依舊放了很多食材,再加上沈建國兩兄弟帶回來的,他們家可以過個肥年。
沈老太看家裡肉挺多的,蒸了幾碗扣肉,炸了一盆肉丸子。
沈安沁在這期間,還抽空去了趟公社,找李老太拿回鑰匙。她壓了100,李家兒媳也不敢搞破壞,房子還是完好的。
沈安沁看李老太一個人,聊了幾句。這才知道,李老太的兒子,已經買好房搬去新房住了。
而李老太自己,依舊買了個小院,雖然隻有三間屋,但夠她一個人住。
買完房還剩了300塊錢,兩個兒媳婦鬨著要平分。
她兩個兒子還算有點良心,這次沒隨他們媳婦的意願,剩下的錢都讓李老太自己留著養老。
沈安沁去找曹老大聊了會,問了下她爹和大伯的情況。
曹老大提起二人,那是讚不絕口。這兄弟二人除了剛開始有點生疏,後麵是一天比一天勤快,嘴還能說,比他的一些手下還要能乾。
沈安沁聽了便放下心來,也跟曹老大提前說了下,等村上開工後,沈家兄弟可能就來的少了,隻能抽空來。
曹老大雖然可惜,但也知道現在的情況,爽快的答應並保證,隻要他們有時間來就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