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國北部沿海,大城港口以外三十九海裡。
田中尉看著岸邊無數蓄勢待發的漁船,在喇叭麵前喊出了手裡稿紙上寫的內容。
“各單位注意!
三十分鐘後正式開海,請各位不要越過指定的海域,不要在身後港口之外的其他地方靠岸。
捕獲的漁獲不允許生吃,統一交到檢測站。
全程不允許脫下防護服!如有人身體發生異動,立馬遠離,交由船上的軍人處理!”
東國的魚類資源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利用西域等地原本的設施大規模養殖的,由於管理和投入,所以成本相對較高,這類產品主要供給本國。
第二個就是在北部海域捕撈,這些東西東國人自己吃得少,多用來出口。
這個時代,漁民是一份不錯的工作,每年打幾波魚就能獲得相對豐厚的物資報酬,但想成為漁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有的漁民都是政府精挑細選嚴格審核過的,他們都絕對地服從命令,也嚴格遵守所有的規矩。
能夠拿到開海資格,是這些人無比驕傲的事情,因為這些漁獲,除了豐富東國百姓的餐桌,也承擔著為國家創彙的光榮使命。
雖然曾經米卡國人說這些東西存在感染風險,自己蘭陵島生產的魚肉罐頭才是最安全的,經過了複雜的工藝處理,但那些沙豪國和羅刹國人還是更加青睞東國生產的魚肉製品,因為不用油炸,煮一下就能吃,調味什麼的也很合適。
總之,這是末世裡暢銷全球的產品,隨著感染海域的日漸增加,自己無法保證大規模生產無感染風險海產品的寒島日耳曼等國,也都加大了東國產品的進口力度,正所謂:
“全世界都是東國胃,東國魚丸很q彈,彈過了山姆大叔的臀,q過了愛因斯坦的iq。”。
米卡國有人言:
誰說東國人不會做生意的?發起末世財比誰都厲害!我們的猶大人都是死絕了嗎?趕緊搞出點拳頭產品啊!
這事兒說來也有點意思,東國人做生意的能力其實自古就還是很強的,隻是容易遭遇二道販子,中間總會夾著一幫回回人。
相比於猶大人的唯利是圖放高利貸式的做法,東國人的做法其實比較有技術含量。
在古代的某個時刻,利用蠶吐出的絲和泥巴燒成的陶瓷,全世界的白銀恨不得都流入了東國,這些東西是藝術品,藝術品你怎麼能以其材料來衡量其價值呢?
我確實是用泥巴燒的,但你要看底下,這可是官窯!還有這胎色!
實在沒話說了就一句——你自己燒得出來嗎?
這個時代也一樣,大規模處理魚肉的技術也許公開了也就那回事兒,東國人就是可以利用這點小技術,把海洋裡的魚兒撈出大規模生產出能入口的食物,全世界都很喜歡,但東國的成本其實不高。
但,我可以!你不可以!所以價格的事情我說了算。
“好!開海!”
“嗚——”
一聲汽笛響,那動靜跟開天辟地似的,萬箭齊發,漁船“嗖”地衝了出去,一艘接一艘,像極了去偷腥的貓,氣勢洶洶。
巨大的漁網展開,身穿防護的漁民可謂個個生猛,由於穿著白色的防護服,遠看活脫脫像是一群在藍色草原上撒歡的羊。
到了收網的時候,大型的機械將一網網的漁獲吊起,現場的每個人都笑得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