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早上,天演樓218會議室。
由於九點就要開始答辯,李榮起了個大早,七點就去坐校車了,所以這會一直在打哈欠。
答辯順序早就已經排好了,李榮是第三位。
相對來說,排在後麵比較有優勢一些,因為答辯完的同學會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例如答辯是哪幾個老師,老師提的啥類型的問題之類的。
並且老師通常在進行前幾場答辯的時候會更有精神,所以聽的時候會比較認真,提問起來也比較刁鑽。
等到了後麵,尤其是臨近中午的時候,一上午的腦力活動使人又餓又困,沒有精力聽台上的人在講啥,自然是容易過很多。
今天參加答辯的人一共有二十來個,基本上也就是每年學院本科生項目的數目,但是通常每年都會有人延期結項。就像他手裡這個項目,要不是剛好他來了,很可能今年得延期。
負責答辯的老師早已經進入了教室,外麵的同學們三三兩兩的站著聊天,老師叫到誰,誰在進去。
由於申請項目的普遍是大二大三的學生,李榮跟這些人基本不認識,沒人跟他來搭訕,他也樂的清閒,在一旁好補覺。
……
過了一會,一個年輕的老師走了出來,
“李榮,李榮同學在嗎?”
“在。”李榮回答道。
他深吸了一口氣,推開了會議室的門。
李榮進門後,打量了一下四周,一個講台,上麵有電腦。下麵一個會議桌,圍著坐著五個老師,都是比較年輕的老師,張老師也在其中。
他上台後,張老師衝他點點頭,李榮回了一個笑容。
插好u盤,打開了自己的ppt後,他示意已經做好準備了。
“那我們就開始吧,李榮同學先講解一下你的ppt。”一個老師說道。
“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我叫李榮,是生科院大一學生,導師是張輔老師,我這次彙報的題目是《金城市常見栽培植物葉片性狀及主要影響因子研究》……”
不一會,李榮便彙報完了,心裡想了一遍,覺得沒有什麼遺漏的地方。
下麵的老師開始提問了,“你說你是本科一年級的學生,那你是今年九月份入學的,怎麼會做這個項目呢?”
果然他的年級是一個比較讓人感興趣的地方。
“老師您好,這個項目之前是由張老師課題組的其他師兄在做的,但是他們畢業了,這個項目就由我接手了。”李榮自然如實說道。
下麵張老師也在幫他解釋,
“可彆提了,之前幾個本科生說對這個項目特彆感興趣,非要做,然後保研到我這,結果申請下來就保研去了夏大了,一句不提就跑路了。”
其他老師紛紛表示理解,畢竟沒有規矩說隻準老師當海王,不準學生開魚塘。學生要畢業時搞好幾個選擇也是正常的,通常也是做最優選擇。
“同學,你這個項目你參與了多少?”
有老師繼續質疑。
“老師,這個項目我接手的時候隻有部分數據,其中一半左右的數據是我後麵收集的,然後結項報告由我完成。”李榮一點也不慌。
這下其他老師開始議論紛紛了,
“這小夥子圖做的可以啊。”
“確實,內容也很有邏輯性。”
“報告也講的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