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的實習結束之後,每個小組還需要完成一項專項調查才能返回金城。
專項調查類似於一個小的課題,為期五天,課題的名稱老師們都擬訂好了,並且發到了群裡,大家選好題目之後在群裡回複就行。
幾人將選擇的的權利交給了李榮,李榮打開文件,仔細看了起來:
“夏瑪鳥類多樣性調查”
“夏瑪昆蟲多樣性調查”
“夏瑪草地傳粉昆蟲調查”
“沿海拔梯度植物多樣性調查”
……
看了一圈,李榮發現這些調查都是偏簡單的調查項目,唯一感覺有點能深入做的便是“沿海拔梯度植物多樣性調查”,如果將植物生物量,植物功能多樣性考慮上的話,應該可以出一篇小文章,於是李榮便在群裡回複:
“我們組選《沿海拔梯度植物多樣性調查》。”
選完題目,便是各自確定一個實驗方案,然後交給張老師審核。張老師覺得沒有問題之後,便可以開始做了。
“楚靈,這個實驗你來設計吧,把生物量和葉片性狀考慮上,咱們整個小文章。”李榮說道,這種小文章對於他來說並不重要了,他更加想培養出一個得力助手。
“好的,那我試著設計一下。”楚靈也躍躍欲試,這也是她第一次獨立設計實驗。
由於是一個小課題,中午吃飯之前,楚靈便把方案設計好了,拿給他看。
李榮打開文檔,首先研究題目已經更改掉了,
“沿海拔梯度植物多樣性分布格局以及生產力的驅動因素。”
前麵一部分保留了原來的課題設計,後麵的一部分是新加的內容。
然後是實驗設計部分:將烏鞘嶺分為6個海拔梯度,然後沿海拔梯度選取36個樣點,每個梯度6個樣點,然後每個樣點設置3個樣方,調查植物多樣性,測量葉片性狀,然後收集所有植物烘乾稱量生物量。
實驗不算很複雜,四個人做兩天差不多就能做完。李榮也沒覺得有什麼毛病,但是加了內容還得和閆萍和李星商量。
“我覺得咱們的課題比較簡單,所以我想著加一些內容。然後爭取能夠發表一篇文章,對於你們後續申請獎學金和保研都有優勢。工作量也不算很大,稍微增加了一些,後麵文章我和楚靈來負責撰寫,楚靈一作,你們分彆二作三作,我掛個四作就行,你們覺得怎麼樣?”
李星自然沒有異議,李榮說的他基本都是無腦同意的。閆萍想了想,也同意了下來,接下來便是將這個方案交給老師審核。
……
“老師,我們想著在原來的課題裡麵增加一些內容,做一個比較係統的工作。”李榮拿著實驗方案去找了徐老師。
徐老師接了過來,嘴裡說道,
“當然可以,我們是鼓勵學生有自主探索的精神,我幫你們看看方案合不合適。”
實驗方案並不長,徐老師很快就看完了,然後說道,
“你們這個方案比較成熟了,我覺得可以開始下手做,挺不錯的,你們誰想的這個方案,我給你們野外考核加分。”
“老師,是楚靈想的。”李榮一口將功勞推給了楚靈,因為他已經通過本碩博貫通培養了,本科成績對於他來說並沒有什麼意義了,但是楚靈後麵不管是評獎學金還是爭取保研都需要看成績。
“行,我期待著你們的研究報告。”徐老師深深的看了李榮一眼,說道。
這種實驗哪怕到2023年還是層出不窮,換個地方,換點指標還能發一個三區,早就是一個成熟的體係了。放到現在,那更有希望衝一點檔次高一些的期刊。
確定好方案之後,便需要儘快開始實驗了。因為已經有了十來天的野外實習鍛煉,大家進行課題調查的時候就不那麼陌生了,至少看到對應的指標就知道該怎麼測量了。
烏鞘嶺海拔4600,山腳海拔2800,所以他們每隔三百米設置一個梯度進行調查。樣點設計的比較多,再加上需要爬山,所以整套實驗做完也花了兩天時間,但是還有生物量沒有測量。
生物量需要烘乾之後再進一步測定,好在這次野外實習帶了烘箱,但是需要烘48小時,所以很明顯他們不能在野外實習期間完成這項調查報告了。
“怎麼辦,我們稱完生物量就已經是最後一天了,報告來不及寫。”楚靈有些著急,因為李榮將寫報告的事情丟給了她。
“沒事,咱們拿著現有的數據先分析寫個報告,等生物量的數據拿到之後再寫論文。”李榮擺擺手,毫不在意。
畢竟這個時候大家還是大一階段,做的調查報告也基本上是描述性的東西,類似於:草地有xx個科xx個屬xx個物種,分彆是xx,分布情況是xx。他們做出來一個比較像模像樣的研究性論文可以說的上是碾壓了。
由於時間比較緊張,李榮也幫著分析了一些數據,做了一些相關的圖,然後整合之後發給了楚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