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哦,那我做乾旱區相關的。”羅璿好像明白了,“那師兄你做哪方麵的呢?”
“我做的是全球變化下的bef關係方麵,目前做的是乾旱的影響。”李榮說道。
“師兄,我能不能跟著你一塊做?”羅璿下意識就想抱緊麵前這個大腿。
“沒問題。”反正張老師已經把羅璿分配給自己了,李榮也便答應了下來。
“師兄,那我需要先了解哪方麵的知識呢?”
看得出來,羅璿是個很善於主動出擊的姑娘,見到李榮答應了,便立馬主動追問。
“你加我聯係方式,我一會發幾篇文章給你,你先看看然後寫一篇心得出來。”李榮前世也幫著張輔帶過幾個碩士,也清楚對於科研新人的培養流程。
一個本科畢業生,大概率掌握的知識都是教科書上的知識,但是教科書更新換代的速度往往是追不上科學的發展速度。所以通常碩士入學確定方向後,第一件事便是看綜述和博士畢業論文的前言部分,這些內容都是對該研究方向的總結與概括。通過對這些部分的熟悉,基本上可以了解到這個研究領域的發展脈絡,心裡能有一個框架。
在閱讀大量綜述類型的文章後,需要進一步閱讀相關領域近五年發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研究性文章,學習彆人是怎麼進行研究的。
在經過大量研究性文章的洗禮後,基本上也能了解到行業目前存在的尚未解決的科學問題以及熱門的研究方向。如此下來,自己的研究問題也就出來了。
當然,對於大部分研究生來說,通常在入學的時候導師就直接給了研究問題,所以通常第三步便可以省略。隻需要了解研究脈絡和彆人的研究方法後,再照貓畫虎的重複一遍就行了,很容易便能達到畢業要求。
然後對於真正想要解決重大研究難題,填補行業空缺,是需要花很多時間在文獻調研上的。必須知道尚未解決的關鍵問題是什麼,以及如何去解決,才有希望取得突破性進展。
菜上來了,羅璿等到李榮動了筷子,才開始動筷,
“師兄,咱們畢業有要求嗎?”
“碩士畢業不需要發表文章,博士畢業是需要發表一篇sci論文的。”李榮說道。
“哦哦,那不是很難啊。”羅璿說道。
“卡住你畢業的永遠不會是發表文章。”李榮補充了一句。
“為什麼啊,師兄?”羅璿不太理解。
“文章隻要寫好,總會有期刊接受的,不要認為能發表的工作都很好。要知道哪怕是sci期刊,很多也是花錢就能發的。”李榮解釋道。
剛改革開放那些年,就有很多老師通過這種方法發表了大量的sci文章,從而評職稱拿項目。不過目前來說就不行了,由於sci發表並不是門檻,老師們職稱的評選更多的是需要一流期刊。
“好吧師兄,謝謝師兄了。”羅璿很乖巧的道謝。
“不客氣。”
李榮挺喜歡這種積極主動有乾勁的人,自己有想法,上手起來自然也就快了,看樣子用不了多長時間羅璿便可以幫忙乾活了……
飯後,羅璿搶著付賬,不過李榮自然不答應,搶先一步把錢付了。
“師兄,那下次我請你。”
喜歡重生科研,這一次不要猝死請大家收藏:重生科研,這一次不要猝死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