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到時我們推行政策的時候,會請求伯爺要求當地的駐軍配合我們,一定做好土地的丈量工作。”
周發林沉思片刻後說道:“大人,下官考慮到在試行過程中,我們需定期收集百姓的反饋信息,不僅要收集百姓與士紳的意見,還要關注地方小吏在執行政策中的表現與遇到的困難,以便於我們在執行政策過程中,遇到問題及時改正。”
薛佑安認真聆聽,不時點頭,待三人說完,他目光堅定地說道:“諸位所言皆有可取之處,此次青州試行意義非凡,關乎新朝賦稅革新的成敗。我們需多征集各方意見,製定出詳儘周全的試行方案,待下月伯爺登基後,我們便出發前往山東青州。”
薛佑安頓了頓,又道:“在出發之前,諸位需將手頭事務妥善安排交接,全身心投入到青州之行的籌備當中。沈郎中負責賦稅額度方案,不僅要結合青州本地情況,還需參考周邊州府的賦稅水平,力求平衡各方利益,此方案需在半月內完成初稿。”
“好的,大人,下官定在半月內完成初稿,給您審閱。”
……
時光荏苒,二十多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還有幾天林凡宇就要準備登基。
林凡宇將曾化龍以及王永吉召至書房。二人入內,行禮畢,林凡宇目光在他們身上一一掃過,而後緩緩開口:“曾愛卿、王愛卿,如今距離朕登基之日僅餘數日,登基各項準備事宜進展如何。”
曾化龍率先上前一步,恭敬回道:“伯爺,臣與王尚書日夜督辦,登基大典所需儀仗器物已基本打造完畢,皆經嚴格查驗,品質精良,儘顯新朝威嚴氣象。京城主要街道裝點已近尾聲,隻待大典當日,定能讓京城煥然一新,萬民同慶。”
“參與大典的官員、侍衛、樂師等排練已臻成熟,各方配合默契,儀式流程爛熟於心,絕無差池。各方藩屬、使節的驛館也已布置妥當,飲食起居皆安排專人照料。”
王永吉接著說道:“陛下,臣負責的物資調配與後勤保障方麵亦進展順利。大典所需的各類物資,如食材、服飾、裝飾用品等均已足量儲備,且有專人看守。皇宮內外的安全防護已全麵升級,侍衛們嚴陣以待,確保大典期間無任何安全隱患。”
“隻是,近日來京城人員流動劇增,治安壓力稍大,臣已加派人手巡邏防控,力求萬無一失。且與曾大人協同,對大典當日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製定了詳儘的應對預案,無論是天氣突變,還是人員騷亂,皆有相應措施,定不會讓這些意外影響大典的順利進行。”
林凡宇微微點頭,神色稍緩:“二位愛卿辛苦了。登基大典乃新朝開篇盛事,關乎國體顏麵,不容有絲毫差錯。這幾日更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仔細檢查每一個環節,若有任何問題,即刻奏報於我,我定全力支持解決。”
“二位愛卿,來到北京這麼久,我還沒有真正的看看百姓的生活怎麼樣,今天正好有時間,你二位陪同我去大街上走走,看看現在百姓的生活情況。”
曾化龍一聽,麵露難色,急忙勸阻道:“伯爺,臣以為此舉不妥。如今京城人員混雜,且陛下即將登基,萬金之軀,不可輕易涉險。萬一有奸人暗中窺伺,意圖不軌,臣等萬死難辭其咎。再者,伯爺出行,安保事宜雖可加派人手,但百密難免一疏,為保大典順利進行,伯爺還是宜靜居宮中,等待盛典之日來臨。”
林凡宇微微皺眉,似有不悅:“曾愛卿,若連自己的子民生活都不能親見,如何能知民間疾苦,又如何製定利國利民之策?我意已決,愛卿無需多言,隻需安排好相應護衛即可。”
曾化龍見林凡宇態度堅決,心中焦急,忙向王永吉使了個眼色,希望他也一同勸阻。王永吉會意,上前一步說道:“伯爺,曾大人所言並非全無道理,伯爺您要是在外麵遇到什麼意外情況,我和曾大人,萬死難辭其咎,伯爺心懷百姓,臣等深知,但還請以大局為重。”
林凡宇目光堅定地看著二人,緩緩說道:“我理解你們的擔憂,但我以後既為天子,自當與百姓相連。若一味困於宮牆之內,所聞所見皆經他人轉述,如何能真切體會民間百態?我不過是想在這大典前夕,親身體察民情,為日後治國理政尋得更多依據。我亦知曉安保之事至關重要,可朕相信你們二人的能力,隻要精心籌備,必能護朕周全。”
曾化龍見林凡宇心意已決,心中暗自思忖,當下之計唯有全力保障陛下出行安全。於是他開口道:“伯爺,若您執意出行,臣等自當全力以赴。臣即刻安排最精銳的侍衛,喬裝分散於伯爺四周,暗中護衛,但伯爺出行,還請務必小心,不可隨意離隊或與陌生人接觸。”
王永吉也連忙點頭稱是:“伯爺,曾大人的安排甚是周全,隻是此次出行仍需萬分謹慎,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有意外事件發生。”
林凡宇見二人不再阻攔,神色稍霽:“既如此,我便依你們所言,速速安排吧。切記,不要過多驚擾百姓。”
曾化龍與王永吉不敢有絲毫懈怠,迅速召集了一批忠誠可靠的侍衛。這些侍衛皆換上了尋常百姓的服飾,有的扮作挑夫,有的裝作行商,還有的佯裝成街頭藝人,巧妙地隱匿在林凡宇周圍。
林凡宇亦身著一襲素色長衫,頭戴一頂鬥笠,將麵容稍作遮掩。三人一行低調地從側門出發,緩緩步入京城的街巷。
他們三人漫步在街巷之中,林凡宇不禁回想起自己初從山海關返回京城時的景象,那時的京城宛如一座暮氣沉沉的空城,門市緊閉,街道冷冷清清,百姓們皆在戰亂與動蕩的陰影下惶惶度日。而如今,眼前的一切卻充滿了生機與希望。
原本緊閉的店鋪大多已敞開大門,店內的貨物擺放整齊,夥計們熱情地招呼著過往的顧客。酒肆中飄出陣陣酒香,食客們的歡聲笑語不時傳出;茶館裡坐滿了品茶閒聊的人們,談論著新朝的即將建立以及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街頭巷尾,孩子們追逐嬉戲,他們手中拿著風車、糖人兒等小玩意兒,臉上洋溢著無憂無慮的笑容。
喜歡百戶闖明末帝業征程請大家收藏:百戶闖明末帝業征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