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喧天,陳書寧被喧鬨的鑼鼓聲吸引,放下手裡的活,推開門向外看去。
楊大平喜滋滋的推開了陳鋒家的大門。
“香花,書寧,快點吧!鎮長來了。”
“你們老陳家可是祖墳冒青煙了,出了個省狀元!”
劉香花和李珍一前一後出了屋子,最後出來的是陳鋒,陳鋒眼睛閃爍著希望的光芒。聽到省狀元的那一刻,塌下去的脊梁直了起來。
陳鋒下來台階,激動的問道:“大平啊,你沒鬨著玩兒吧?”
“大伯,誰敢拿這個鬨著玩兒啊?書寧考了省狀元,你們家家旺排名前十。周鎮長親自帶著隊伍來的。”
“大伯,大娘你們快出去看看,聽說還有縣裡的乾部呢!”
“書寧,你趕緊換身衣裳。”劉香花催促道:“小郭給你寄回來的裙子呢?趕緊換上。”
陳書寧理了理身上衣服,笑著說:“媽,不用換新衣服。我就穿這身吧!這身衣服不臟,去年做的,也不舊。”
李珍激動的理了理頭發,激動的說:“褲子可以不換,趕緊把上衣換了。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楊大平推著陳書寧進了屋子,勸道:“書寧,就聽你奶奶的吧!打扮的精神點兒,讓縣裡的領導看看,咱們農村娃子不比城裡的娃子差。”
陳書寧利落的翻出一件衣服,這是郭君月寄過來的,她是第一次穿。換好衣服,理了理辮子,外頭傳來了叫門聲。
“大伯,鎮裡的領導來了!書寧和家旺在家嗎?”
劉香花迎了出去,笑吟吟的說:“林支書,書寧在家,家旺去地裡了,我馬上就去喊他。”
“哎呀,弟妹你就彆去了,我喊個人去叫他。”
陳書寧出了屋,看到院子裡有這麼多人,絲毫不膽怯。主動迎了過去,客氣的說道:“周鎮長您好,我就是陳書寧。”
他們在陳琴和王山的婚禮上見過,周鎮長就是周小燕的父親。
周鎮長主動伸出手,熱情的說:“陳書寧同誌,咱們又見麵了!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咱們安定縣教育局的局長。
你考出了497分的成績,是咱們省裡的狀元。劉局長帶著文教局的乾部,特意過來看你。”
“領導們好!領導們這麼忙,還能抽出時間來看我,太感謝了!”
劉局長和陳書寧握手,熱情的說:“陳書寧同誌,你為咱們安定縣的父老鄉親爭光了。省狀元啊!
咱們省有11個市,167個縣,參加這次高考的考生不計其數。唯獨咱們安定縣出了位狀元,還是位女狀元!
你的成績,對咱們縣未來的發展有重大意義。我聽說陳家旺是你哥哥,他的成績在省裡排名第八。
你的父母很優秀啊!農村家庭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很不容易。你和陳家旺同誌,是咱們安定縣的驕傲!”
“劉局長,謝謝您的誇獎。”陳書寧落落大方,高聲說道:“我和哥哥都是在陳家村讀的小學,在大河鎮上的初中。
安定縣第一高中,是我和哥哥的母校。我們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離不開老師們的教導。也離不開教育局各位領導的幫助。”
陳書寧眼中充滿希望,嘴角帶著笑意,她像一顆太陽,閃閃發光。
“您也說了,咱們省有11個市,167個縣。為什麼狀元出在咱們安定縣?這和領導的決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是各位領導重視教育,是學校的老師傾力培養,耐心的教導,我和哥哥才能為縣裡爭光。”
陳書寧的一番話,讓周鎮長挺直了胸膛,大河鎮歸他領導,陳家兄妹考出這麼好的成績,他也跟著沾光。
回頭他就有理由,向縣裡申請專款修建學校了。大河鎮各村的小學年久失修,甚至有倒塌的危險。這麼漂亮的成績,上頭的領導再卡著不給,那就說不過去了。
劉局長讓了一步,一位女同誌抱著本子走了過來。
劉局長介紹道:“這位是中華日報的記者,向前進同誌。特意趕過來采訪你們兄妹的,你們聊幾句。”
“陳書寧同誌你好!我是中華日報的記者,我叫向前進。”
兩人握手,陳書寧笑著說:“向前進同誌你好。”
“我想知道,你為什麼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家庭對你的影響大嗎?”
陳書寧笑著答道:“我爺爺陳鋒是老兵,他打過小鬼子,殺過美國佬。爺爺經常教導我們要好好讀書。
他說中華正在崛起,國家正是急需人才的時候,讀好書才能跟上祖國的腳步,能夠為中華崛起做奉獻。”
“爺爺對我們家的影響是巨大的!當然,我和哥哥能夠讀書,也離不開爸爸媽媽、奶奶的辛苦付出。
彆人家的孩子早早就輟學下地乾活了,他們勒緊了褲腰帶,咬著牙供我們兄妹上學。他們吃了很多苦。”
“我和哥哥能考出這麼好的成績,除了家人的付出之外,也離不開老師和朋友的幫助。”
“安定縣第一中學的韓淑梅老師,在我讀高中的時候幫了我很多忙。還有郭君山同誌,在知道我和哥哥想考大學後,送了我們兄妹很多書籍資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