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諸位好漢!”姚青向季然致謝,顯然十分感激他們幫助。
季然拱手:“在下東廠鎮撫使季然,奉朝廷之命,前來嘉靖支援。”
言外之意,他們身負皇命,保護百姓,擊殺倭寇,這些都是分內之事。
姚青聞言一喜,立即行禮:“下官霞光縣縣令姚青,見過鎮撫使。”
東廠威風赫赫,猶如一把利劍,若讓他們來清剿倭寇,絕對事半功倍。
“姚縣令去忙吧,後續工作不小,我留下兩人協助你。”
“督主就在嘉靖城,我等就先回去複命。”
季然交代了一番,留下兩名精銳跟著姚青,若霞光再遇倭寇,隻需其中一人回嘉靖報信即可。
清繳的倭寇中,留下了一二個活口。
他得帶回嘉靖,好好審訊逼供一番。
姚青和主簿周臨恭送他們離開。
霞光百姓也紛紛歡送季然一行人。
陳象山帶人趕到時,霞光縣已恢複往日生機。
作為縣令的姚青,凡事親力親為,組織百姓一起清理損壞物件以及安撫死傷百姓。
一起經曆過磨難,霞光百姓們,前所未有的團結。
“姚縣令!你們沒事吧?”陳象山手拎著長劍,疾步而來,他環顧四周,並未瞧見倭寇身影。
通判王孚連忙問道:“倭寇呢?被你們打跑了?”
“東廠來人,清繳了來襲的倭寇。”姚青實話實說,將此前凶險一一告知。
“若非季大人及時趕來,我霞光隻怕危已。”
陳象山心道:‘萬幸,謝督主料事如神,提前預測是霞光縣有難。’
“象山兄,咱們趕緊回嘉靖城,謝督主還在府衙等著呢!”王孚連忙提醒道。
霞光縣危機已解,嘉靖卻迎來一尊‘大佛’。
於是,陳象山等人又連忙趕回嘉靖城。
嘉靖府衙
此時府衙大堂內,嘉靖大大小小官員皆被召集在此。
謝懷瑾高坐上首,手裡還把玩著驚堂木。
等陳象山等人進入府衙,見如此陣仗,心頭一跳,連忙上前行禮:
“見過謝督主!”
“諸位不必多禮,比起客套寒暄,本座更喜簡單直接些。”謝懷瑾聲音不大不小,卻能讓所有人聽清他的話語。
“嘉靖遭遇倭亂,陛下痛惜。”
“本座奉皇命而來,自當要為陛下分憂。”
“今日會稽、霞光遭遇倭寇洗劫,竟有官員還在家中偏安一隅!”
此話一出,大堂所有官員皆下跪請罪。
知府陳象山適時開口陳情:“督主見諒,並非我等貪生怕死啊”
他們全都是文官出身,既不能提重物也不能扛重擔,即便手持刀劍,也無法與凶殘的倭寇抗衡。
季然冷眼瞧著,確實如陳象山所言,都是文弱的菜雞。
“為何不求助嘉靖水師?”謝懷瑾沉聲問道。
嘉靖城左右是有水軍駐紮,水師主要負責海上防禦和河道巡邏任務。
陳象山苦著臉:“我等已求過數次,皆被水師提督呂大人回絕了。”
哪怕倭寇已登岸,在陸地上滋擾百姓。
若無調令,水軍也不能上岸。